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这也许是一种比戏剧更加魔幻的现实 , 但它确实就是现实 。 在地球 , 人类的整个历史上曾经及至于现在都还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走上大街上的时候 , 会高声呼唤着“不洁!不洁!”这样的字眼 , 其好如中国影视剧中差役在人群熙攘中纵马狂奔 , 一边高呼“避让!避让!” 。
“不洁!不洁!”正如此在提醒人们避让 , 他们走路的时候会贴着墙根 , 尽量避免与人交汇 , 在一边前进的同时 , 一边手执扫帚清扫自己留下的脚印 , 倘若烈阳高照 , 他们还须时刻小心自己的影子与他人的影子交错……倘若他们不慎触碰到一些身份尊贵之人的衣服 , 仰或影子与他者有所交错 , 这些将都将成为他们不可饶恕的罪 。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对方设若夺去他们的生命 , 也并不会因此付出任何代价 , 倘若这只是个人的暴行固然令人错愕 , 但它如果是一幕社会长久存在的图景 , 却不由得引人沉思……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种姓制度(CastesysteminIndia) , 雅利安人给印度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吠陀时代” , 这是让印度足以自豪的古典文明 , 但是雅利安人也给印度留下了历史的伤痛 。
种姓制度:人类的野蛮和神灵的神迹
当雅利安人将他们的统治领域从旁遮普推进到恒河流域时 , 他们在印度的势力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 在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中 , 他们使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改造 , 起初它脱胎于瓦尔那制度 。
瓦尔那(????)一词在梵文原意中指“色” , 即我们所理解的颜色 。 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早期的隔离措施就是依靠最简单的肤色来区分 , 雅利安人是高加索白色人种 , 而印度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肤色则显现出浅褐色与黑色 。 犹如小葱拌豆腐般分明的肤色成为区分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最好的途径 , 雅利安人寻求到了一种最简单的方式 。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瓦尔那制度不同于种姓制度 , 它本质上是通过社会分工的方式来实现民族隔绝 , 这种形势大体类似于中国的士农工商的划分 , 雅利安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逐步出现 , 而雅利安人则处于高贵的统治地位 , 从事政治、军事和艺术相关的事业 , 相反达罗毗荼人则从事一些粗重和卑微的工作 。
如婆罗门只会从事宗教有关的祭司 , 而刹帝利(罗阇尼亚)则掌管着世俗的军政大权 , 吠舍是一般的平民 , 从事士农工商的职业 , 首陀罗则是社会的底层阶级 , 从事的都为重体力劳动 。 在早期的瓦尔那制度中并未提及“第五阶层” , 即达利特“不可接触者” , 或谓被排除在人类社会以外的贱民 。
这种四等级的制度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 起初它只有最简单的两个阶层 , 即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 。 后者就是印度诗歌总集《梨俱吠陀》中称呼的“达萨”(Dasa) , 梵文意为奴隶的意思 。 早期的瓦尔那制度带有鲜明的奴隶社会的特色 , 是雅利安和非雅利安的简单区别 。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直到雅利安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出现以后 , 雅利安瓦尔那中开始分化出婆罗门瓦尔那、刹帝利(罗阇尼亚)瓦尔那、吠舍瓦尔那 , 而达萨瓦尔那则改名为首陀罗瓦尔那 , 四等级瓦尔那制度这才形成 。 除了从世俗意义上对雅利安人统治下的北印度社会进行划分 , 雅利安人在他们的宗教诗歌中运用许多神迹传说和赞美来固化这种制度 。
如在《梨俱吠陀·原人歌》中 , 雅利安的神学家们这样描绘说:
原人之口 , 生婆罗门;彼之双臂 , 长刹帝利;彼之双腿 , 产生吠舍;彼之双足 , 出首陀罗 。
在《梨俱吠陀·普鲁沙赞歌》中 , 雅利安的神学家们继续歌唱道:
普鲁沙有千首 , 手眼 , 千足;这个普鲁沙是一切过去和将来;当众神准备牺牲时 , 他们以普鲁沙为祭品;当他们分解普鲁沙时 , 将他分成了多少块?他的嘴和双臂叫什么?他的双腿和两足叫什么?婆罗门是他的嘴 , 他的双臂成为罗阇尼亚 。 他的双腿成为吠舍 , 从两足生出首陀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