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蓬: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刘馨蓬: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文章插图
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刘明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作者简介:刘馨蓬,本名刘明杉,女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从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明代物质文化史,即通过破解明代绘画及各门类文物中隐藏的历史信息,揭示明代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
摘 要:明中期以后,社会精英群体开始热衷于参与文人雅集活动。这一文化现象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价值观念、士大夫心态和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明代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仇英在《竹院品古图》中,描绘了四百多年前的一个春日,缙绅士大夫在某个江南私园中参加雅集活动的场景。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运用形象史学的研究方法,对画中所绘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并将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相关传世文物进行了类比,力图重现此次活动的历史原境,从而使本文揭示的历史信息更为丰满。
关键词:明代 ;文人雅集; 仇英; 竹院品古图
晚明文人热衷于由名士或富豪牵头,以诗文书画创作或艺术品鉴赏为主题的文化雅集,活动场所常设在召集人的私家园林中。参与者多为在任或致仕的官员、学者、士绅、生员等文化精英,同好相投为志。明中期以后,宦海失意的官员返乡后兴起造园热潮,留存至今的苏州“拙政园”(图1),就是正德初年的致仕御史王献臣所造,设计者为吴门画家文征明。另一吴门画家仇英也是雅集常客,他绘制的工笔重彩画《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图2),绢本设色,纵41.4厘米,横33.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是暮春三月的某日,江南一位私家园林的主人邀约了三五知己,在竹院雅景中玩古鉴珍、烹泉品茗、对弈手谈、抚琴雅游的景象。画面上方的远景处于次要位置,对整体构图起背景烘托作用。画面下方围屏内的人物活动,是这幅画作的主题。画面上方的竹林中有四根高矮各异的嫩春笋,可知所绘季节为春日。(图3)
刘馨蓬: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文章插图
图1 拙政园
刘馨蓬: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文章插图
图2 仇英《竹院品古图》
刘馨蓬:从仇英《竹院品古图》看晚明的文人雅集
文章插图
图3 嫩竹笋
晚明文人追求的精雅生活,既是注重精神自由和物质享受的表现,也是对抗黑暗政治生态、排遣精神苦闷的方式。据文震亨《长物志》“序”:“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何也?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踰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董其昌《骨董十三说》:“玩骨董有却病延年之助,骨董非草草可玩也,宜先治幽轩邃室。虽在城市,有山林之致。于风月晴和之际,扫地焚香,烹泉速客。与达人端士谈艺论道,于花月竹柏间盘桓久之。饭余晏坐,别设净几,辅以丹罽,袭以文锦,次第之出其所藏,列而玩之。若与古人相接欣赏,可以舒郁结之气,可以敛放纵之习,故玩骨董有助于却病延年也。”
仇英用竹下备棋、黄犬双欢、爱鹤潜隐、湖石嶙峋等具有鲜明隐喻意味的形象,构绘《竹院品古图》的远景(图4),渲染私园主人回归田园的闲适。在充满野趣的竹林右侧空地上,绘一石方桌,桌腿仅以四块长石垒起。石方桌周围是三个绣墩儿,两个放在棋童旁边,另一个藏在画面中部的朱栏前,被围屏隐去大半,只露鼓面一角。朱栏以漆成绿色的望柱支撑,上有柱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设石家具供游园者小憩,它们不怕风吹雨打,坚久耐用。制法比木家具随性,其朴拙简洁的造型又与庭院环境融为一体。备棋的蓬头童子身穿浅褐色交领右衽长衫,手捧一个青色鼓墩形棋子罐,正将它放在石方桌上。桌上铺着白底黑格棋盘,另一棋子罐放在对面一角。宋元时期,浙江龙泉和陕西耀州等地都生产青瓷棋子罐。晚明崇古之风盛行,雅集时使用前朝旧物作竹下手谈,更添妙趣。1986年,陕西耀州窑遗址出土一件宋代鼓墩形盖罐(图5),由内盛的数枚围棋子可知其用途。形制如鼓,取“一鼓作气”之意。仇英绘的是江南私园举行的雅集,从地缘和器型特点看,画中青瓷棋子罐应为浙江龙泉窑产品。实物见南宋晚期龙泉大窑生产的贴塑有环花卉鼓墩形铺首衔环棋子罐(图6),通体梅子青釉,鼓腹、带盖。盖顶和罐底各贴塑一周鼓钉,腹部两边对称贴塑有环花卉,器型比上述耀州窑棋子罐修长,更接近仇英画作。画面右上方,主人豢养的两只黄犬陪着正在干活的棋童,它们在石桌下惬意的逐戏打破了竹林的宁静,惊吓到主人豢养的鹤。鹤慌忙躲进左边高耸的太湖石后,从石洞内警觉地窥视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