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桩功、套路、易筋经、瑜伽…无外乎都是对“它”的训练( 二 )


是的 , 擂台与街斗 , 传统与现代 , 世界与中国 , 可以用一种体系去包容它们 , 那就是:最合理地运用身体 , 并将身体和环境最大地协同 。
桩功、易筋经、瑜伽和套路 , 都是对协同能力的训练 。 在这里 , 有必要对“协同能力”做全新的解释 。
武术的功力训练 , 简化点说 , 是对筋的联动能力的训练 。 换句话说:是对身体这个小宇宙的认知 。
武术的打斗训练 , 就不仅仅是筋了 , 还要对手 , 还可能有刀 , 或者是板砖 , 又或者是某颗树 , 某条河 。 这是身体与环境的协同训练 。 换句话说:是对我们这个大宇宙的认知 。
话说到这里 , 我们就回到了那个令人费解的瑜伽的目标了 。 我们就在开始做连接(joining )的工作了 。
套路里攻防动作的合理性 , 我们很容易理解 。 但桩功、易筋经、瑜伽的动作 , 又为什么是合理的呢?在崇尚个性化的今天 , 为什么就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那些固有的体势 , 使桩功成为我的桩功 , 易筋经成为我的易筋经呢?
从运动角度说 , 只要你做运动 , 就能促进血液循环 。 但人体的特定结构决定了用力的最佳模式 , 而这些特定的体势 , 就是训练你怎样最协同地用力 。
传统武术有内三合外三合的说法 , 合 , 就是协同 。
内三合:心与意合 ,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
外三合:肩与胯合 , 肘与膝合 , 手与足合 。
符合六合的体势 , 才是合理的体势 。 它可以促进你的肌腱联动 , 它是科学的格斗模式 。 当现代搏击描述一组动作(譬如前鞭+后直)的时候 , 传统会加上“意”和“气” , 甚至更复杂 。 “意”很好理解 , 通俗地说 , 就是让动作有效的心理暗示 。 前面说过 , 我们可以把搏击看做敌我协同的过程 , 所以 , 传统强调的“意” , 其实就是协同的趋向 。
关于敌我协同 , 巴西柔术大师RICKSON对柔术的一些观点 , 很能说明问题 。
RICKSON认为:任何柔术的动作 , 都是从下到头的完整的身体的协调的综合 , 任何只使用局部的技术都是错误的 。
RICKSON认为:对手不是你去怎样去攻击它 , 你的一切动作都是对手送给你后做出的反应 , 让对手去为你创造你制服他的机会 。 关于“筋” , 已经不需要说太多 。 如果要我去描绘武术动作 , 我会画那种去掉练功服 , 剥了皮 , 除了肉 , 只剩纵横密布的筋脉的人体 。 功夫好的人 , 是象猫那样 , 肌肉松松的 , 用全身筋撑住身体的人 。 这样的身体 , 就是传统说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身体 , 时刻处于放松状态 , 时刻处于爆发状态 。 用散打的话来说:手啊 , 腿啊什么的 , 小意识特别好 。
昨天在操场上看一帮人打篮球 , 一个小个子很令人瞩目 , 他总能从一帮高个子中截到球 , 而传球的动作 , 球在空中画出一道直线 , 象弹射出去的一样 。
传统用桩功、易筋经之类训练全身筋的协同意识 , 这个已经可以理解了 。 那为什么现代搏击不练这些 , 照样出高手呢?原因很简单 , 搏击动作反复训练以后 , 肌肉就放松了 , 筋的意识就起来了 。 现代和传统 , 其实是殊途同归 。
扩大点说 , 象小个子打篮球那样 , 熟练的动作就是放松的动作 , 熟练劳动的状态就是筋撑的状态 。 “意”是协同的趋向 , 是应敌时整体运用身体的倾向 , 是不经由大脑思考的低级反射 。
太极无疑是求整力和敌我协同的最好例子 , 巴西柔术同样贯穿着太极思想 。 但巴西柔术为什么会成为实战武术 , 而太极拳却成为怡情的东西呢?原因是:太极拳是关于“意”的一种人体表演 , 所以很好看 , 却没有把“意”贯穿在真实的打斗里面 。
太极大师的擂台表现 , 和普通拳手没有什么不同 , 因为 , 你不可能把那种关于“意”的表演 , 放在真实的打斗里面去 。
打个有趣的比方 , 电影里表现一个人的坚强 , 会用“刚毅的眼神和话语”去表现 , 但很遗憾 , 这只是外在的表现 。 真正的坚强 , 是长期对生活的抗争中体现出来的 。 真正坚强的人 , 说不定连“刚毅的眼神”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