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本文章为“一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80后邓安庆,
自称“在所有赛道上都落后于别人”的湖北作家,
在38岁时,因为承受不了北京的高房价,
决定结束10年北漂,搬去苏州生活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苏州一景
落户、看房、购房,前后花了五个月时间,
他便拿到房本,搬进了属于自己在苏州的新家,
在北京时,他在8m2的杂物间住过7年,
安家苏州,可以“太阳浴”的朝南大阳台就有9.2m2,
在他看来,“这是靠自己的双手,
一点一点挣出来的家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搬到苏州后,为还房贷,
他需要在上海工作,
从此过上“两城跑”的生活,
但作家邓安庆从来不觉得辛苦,
因为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活法”,
生活是有希望的 。


2021年底,一条跟随邓安庆,
体验了上海和苏州的两城通勤,
看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另一种选择 。
撰文 陈沁 责编 陈子文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周一清早,上海、苏州两城通勤的年轻人们
作家邓安庆38岁,中等身形,走在人潮中,并不太显眼 。不久前,他刚结束10年北漂,在苏州买了房子 。
每逢周一,他七点便起床,花一刻钟洗漱,骑上小电驴,几分钟能到地铁站,赶八点左右的火车,目的地是上海 。
苏州驶往上海的火车准时抵达,列车进站,邓安庆和其他睡眼惺忪的年轻人,便鱼贯而入 。霎那间,站台由热闹转至冷清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上海、苏州两地的“新通勤”其实已经算不上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上海工作、苏州安家 。火车快则25分钟,慢则39分钟,折算下来,不过几站地铁公交,听起来不像跨城 。
我们第一次见作家邓安庆,是在一个周四清晨,为了亲身体验他如何通勤,我们随他一起买票进站,从上海返回苏州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苏州城市俯瞰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邓安庆在苏州安置的新房一角
车窗外,霞光中,成片田野和山脉飞逝而过,他聊起“两城跑”的生活:买完房后,他的积蓄基本用尽,一个月7500元的房贷令他不得不继续工作,但苏州的薪资待遇,很难满足他的要求 。
现在,邓安庆的时间和空间,被切割成两块:周一到周三,他在上海工作,周三晚上,他乘夜班火车回苏州,度过一周剩下的四天——上海的一家文化公司,允许他一周居家办公两天——在他眼里,这是比较理想的活法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在上海的三天,他的全部家当是一个10斤重的黑色背包 。在里面放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书,一袋两晚换洗的衣服,一把雨伞,一个充电器,一个充电宝,随机订一家民宿过夜,价格百元左右,通常不超过两百块 。
他过得极省,北漂10年,其实攒下不少钱 。通勤基本只靠公共交通,吃饭靠公司食堂,周末也极少点外卖,除房租外,每个月的开销在一千左右,“撑死一千五百块” 。写作十年,还有些版税收入 。
大概30分钟后,苏州站到了,空间忽然开阔起来 。极目远处,天色匀净,几分钟脚程,便见城市内,河流纵横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邓安庆买的房子离地铁站不算远,靠脚走,大概十几分钟 。他去小区对面的超市,买回两枚杏鲍菇,两颗土豆,八九朵霜打上海青菜和半斤猪肉 。他九岁能下厨,因为自幼是“间歇性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要自己打理生活 。
作家邓安庆对吃的不讲究,但很享受做饭时光,慢条斯理洗刷备菜,葱姜蒜切小块,堆成三小堆,“青菜要大火爆炒才好吃啦”,一盘炒南瓜,他一个人能吃两顿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