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三 )


——邓安庆多年前曾在网络火了的《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一文段落
工资和稿费、版税带来的收入,加上有储蓄的习惯,邓安庆也不是没有想过在北京安家 。总得来说,他很喜欢北京 。但租住地周围房价,在十万一平,他完全买不起 。
年近40,日益焦虑 。他在购房软件上搜索,勉强能承受的房子,都在极远的市郊 。有一次,他坐地铁到南五环外看房,出地铁后,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行20分钟,到了一处荒凉的小区 。中介带着他看了几套50m2左右的小户型,站在略微显得有些袖珍的卧室往外看,北京环线上,车流汹涌 。
邓安庆内心忽然翻腾,如果要承受几百万的房价,住在如此狭小的房间,每日如此漫长的通勤时间,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 。
他便想,为什么不退一步,到一个二线城市去生活?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邓安庆不想再租房住 。“要有个自己的家”,这个念头,在他决定要回到二线城市生活后,变得分外强烈,且可触及 。
有两个选择跳进邓安庆的脑海,一个是天津,一个是苏州,两个城市一个离北京近,一个离上海近,方便在大城市上班,但房价低了不少,都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苏州家中阳台的多肉
他在天津生活过一个多月,并在那里写完了自己的新书《永隔一江水》,对天津印象颇好;而苏州,他曾在此生活过近3年 。
那时,他在苏南高新区某个工业城的一家木材厂做文案工作 。工业城周遭十分荒芜,马路上来来往往都是运货的大卡车,夜里8点,就没有公交通行,只能看到群山隐隐 。
白天,他在“空中办”办公,底下就是密密麻麻的流水线,机油和白乳胶的气味在空气中浮荡 。后来,他还写过一个“工业城”系列,记录当时的见闻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在南京先锋书店做新书巡回演讲
邓安庆选择去苏州安家,又一次和写作有关 。
因为新书《永隔一江水》出版,邓安庆在巡回宣传活动中,去到了南京先锋书店,一位读者朋友联系了他,和他说,“你既然已经到南京了,做完活动来苏州看看吧 。毕竟你离开这里这么多年,故地重游一番嘛 。”
邓安庆应约回到了苏州,与这位读者会面,又见了一些在苏州的朋友,他聊起自己买房的打算,大家都盛情邀他来苏州定居,第二天,朋友开车带他在苏州城里转了转,新建的几个楼盘,房价不算贵得离谱,邓安庆能承受得起,他“忍不住动心了”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苏州一隅
另一方面,重回苏州的这一趟,看到南方城市冬日里仍旧绿意盎然,不似北地一片荒凉,他觉得自己还是更钟意南方山水 。
决定来苏州安家后,邓安庆立马开始行动 。第一步要解决落户的问题,按苏州人才引进政策,本科学历,45周岁以下,即可落户,一旦落户,便能在除园区之外的地方购置房产 。邓安庆联系自己原户籍所在地的机构,申请迁出,最终成功落户苏州,只花了一个月时间 。
很快,他就从北京动身,去往苏州看房 。他的要求有三点:要离火车站近,方便未来去上海上班;要是现代的小区,物业完备,生活便捷,产权清晰;房价不能太高,因为自己手上的钱不是很多;最后,是不想装修,最好能直接入住,原有户主的装修风格不要太老土 。
38岁独居作家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

文章插图
搬进新家后,邓安庆的夜读时光
按这些要求,邓安庆只花了一天时间,就相中了一套房子 。房子总面积近100m2,其中9.2m2朝南半弧形的大阳台,已然比自己曾经在北京住过的杂物间大 。
为了办手续,邓安庆前前后后跑了几次苏州,耗时五个月,最终拿到房本 。
辞别室友的夜晚,几个北漂一道喝了很多酒,在人生的岔路口,他们互相道声别 。离开北京的那天,一起住了10年的室友小易,坚持送邓安庆去火车站,他们坐上15号线地铁,又换5号线,再换14号线,一路没有说什么话 。
邓安庆看到北京地铁上,总是那么多人,他们在这里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离婚,在某一时间点,彼此遇上,错身而过抑或产生情缘,但邓安庆要离开了,“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我要脱离他们的行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