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望著名作家 拜望

作者 | 故纸温暖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那年深秋初冬的京城,草木间不时舞下金黄叶片,像在诉说收获与恋根的故事 。得闲,有幸拜望了著名作家、编辑家、藏书家、天津乡贤姜德明先生 。说来简单,但很“浓重”,正是“天津”二字叩开了先生家的门 。落座书斋,与姜老促膝 。师母急急为我端来热茶,嘘寒问暖 。先生连忙引荐:“她也是咱们天津卫老乡,早年就住北门外 。”北门外、北大关素为通京大道,乃天津商业重要发祥地之一,繁华热闹 。我们就从此地的传统美食聊开来 。
【有幸拜望著名作家 拜望】
青少年时代的姜德明不仅开始了在天津老城内外的访书生活,过程中的美食发现也给他留下美好记忆 。他回味,北大关老字号“一条龙”的包子有名气,三成肥七成瘦肉馅,加八角(茴香)水、面酱、高汤等调馅,那方法挺独特 。与之平分秋色的是金华桥畔的“半间楼”包子铺,它的斜对面就是游人如织的估衣街 。“半间楼”的肉皮包可谓独树一帜 。我向姜先生介绍,自己曾在《津味包子香飘全国》一文中关注过各种津味包子,也包括这肉皮包 。肉皮包制作手法考究、新颖,要先把肉皮料理干净,加八角、桂皮、豆蔻等香料,炖至七八分熟后趁热切碎,待那肉汤放凉凝固,然后也切成小丁 。肉皮、肉冻加盐、香油、料酒调馅,辅料还有炒鸡蛋、虾子等 。刚出笼的包子喷香不腻,肉皮有嚼劲儿,汤汁黏滑 ,多而不溢,吃客自是食欲大开 。

旧年北门外还有家饭庄叫十锦斋(后在南市设分号),以坛子肉、玛瑙野鸭享誉津门 。姜德明记得十锦斋门口有个报摊,他经常在那儿买《上海影坛》等杂志,也正是通过这扇窗,他开始喜欢上了电影、话剧等 。姜德明说,他1949年参加革命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离津前,把不少期刊送给了一个叫袁文龙的朋友,可后来失去了联系 。

花生,天津人俗称“大仁果儿”,不饱满的大小不一的花生呢?美其名曰“铃铛果儿” 。姜德明笑着说:“这名字多有意思啊,小花生仁干瘪了,一动,壳里有声响,好似铃铛 。”他说小时候爱吃这零食,虽然廉价,但兜里没多少闲钱 。这时,先生如老顽童一样还下意识地抿了抿嘴 。我跟着打趣:“现在您想买恐怕也不好踅摸啦 。当时的钱都让您老换书读了 。”姜德明觉得,“铃铛果儿”这名字比老北京俗称的“花生半空儿”好听,更文雅 。说到吃,姜德明又想起“火柿子”一说 。因其色,天津人俗称番茄(西红柿)为“火柿子” 。姜先生想起早年有一次到外地采访时曾在小铺吃饭,点菜时,那店主脱口而出“火柿子”仨字,姜德明立刻判定她是天津老乡,因为只有老天津卫才这么称呼 。“这叫法虽有点儿夸大,但挺形象,很火烈的感觉 。‘卫嘴子’讲究吃食,所以沾吃,想象力常变得倍儿丰富 。”姜德明又举了早餐油条与薄脆的例子 。他说,大多数人称油条,天津人吃油条讲究新油现炸的脆馃子,也形象地称之为“棒槌馃子” 。至于薄脆,到了天津改叫“馃篦儿”了,大致也是因外观而得名,它薄面皮上布满细碎小孔,利于炸透,薄而不碎,香酥可口 。

姜先生对我说,他的文化启蒙有不少来自连环画、曲艺等“俗文艺” 。天津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大量元素自然融入到传统相声等曲艺作品中,比如马三立的“逗你玩儿”就值得研究……

有幸拜望著名作家 拜望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