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才是流量白嫖之王 榨菜才是流量之王( 四 )




而品牌恰恰就需要这样的好故事 。


没有故事的消费品,必然会出现事故 。


无论它是高端白酒,还是低端榨菜,都需要一个美好的故事来支撑它的定价权 。


涪陵榨菜也借着这个产地壁垒一举成为A股大消费里的牛股,跃升为“榨菜茅” 。


之所以能够称之为“茅”,是因为涪陵榨菜和茅台一样强势,经销商想要做涪陵榨菜的生意,要先款后货 。


先把钱交了,货再发给你 。


2020年的财报显示,排名第一的经销商去年买了1个亿的货,但涪陵榨菜还多收了98万元的预收账款 。


抹零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解释 。


4


涪陵榨菜并不是一个品牌,只是公司的名称,只是一个品牌的地理身份 。


涪陵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生产榨菜,然后砸钱告诉大家:我的也是正宗的涪陵榨菜 。


榨菜和其他腌制菜不一样的是,榨菜是一个只有一百多年的食品,大家对发明者是有记忆的 。


榨菜的发明者叫邱寿安 。


虽然邱寿安及其后人并不掌握榨菜的核心配方,也不从事榨菜生产销售了,但不妨碍“邱家”对于“榨菜”的品牌意义 。


如果你要给消费者讲一个“我是最正宗的榨菜”的故事,逻辑是“榨菜正宗在涪陵,涪陵正宗在邱家”,这两个字是绕不开的 。


世上最怕有心人 。


一家榨菜公司就看到了这两个字的价值,不但把自己的子公司命名为重庆邱家榨菜食品有限公司,还申请注册商标“邱家”牌,在其榨菜产品包装和广告上使用“邱家”标志 。


为了防止“邱家”对其正宗地位的挑战,涪陵榨菜在2007年拿出1360万元收购了“邱家”商标所有者的全部榨菜资产 。


为了免掉邱家后人的争议,涪陵榨菜并没有把“邱家”或者相关字眼作为自己的榨菜品牌 。


涪陵榨菜的最重要品牌叫“乌江榨菜” 。


品牌的本质是复购 。


而复购的前提有两个,第一个是消费者能够知道这个品牌,没有第一次买,复购无从谈起;


第二个是要记住这个品牌,好吃是好吃了,但印象不深,也不会复购,尤其是这种非刚需的产品 。


涪陵榨菜集团之前打广告,用的是“涪陵榨菜乌江牌”的说法,突出的是“涪陵榨菜”,而不是“乌江”,以至于很多涪陵本地的作坊纷纷搭便车 。


涪陵本地的榨菜翻了数倍,由于这些企业不需要投入营销费用,不需要砸钱做广告,所以利润空间更高 。


你能卖两毛,我就能卖一毛;


你能卖一毛,我就能卖五分 。


你能卖五分,我能搭在别的产品里白送 。


为什么实业总是干不过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在垄断前的营销大战中,不仅能白送,还能倒贴 。


反正大家共享一块招牌【涪陵榨菜】,即使我把质量做差了,你也能把名声挽救回来 。


消费者吃涪陵榨菜,就像拆盲盒一样 。


涪陵榨菜集团不得不下定决心,要把“乌江榨菜”这个品牌做起来 。


所幸,在那个央视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年代里,在央视打广告,大概率是能够让一个寂寂无名的地方品牌成为国民品牌的 。


2007年,涪陵榨菜集团请了当时人气非常高的张铁林代言,并把广告打在了央视上 。


广告里穿着黄袍的“皇阿玛”对着观众说:


“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 。”


虽然这句广告词充满了争议:榨菜最早出现于1898年的重庆,祖籍是河北唐山的张铁林高祖父是怎么吃到的呢?而且他是怎么知道他高祖父这句评价的呢?


更甚至于,他爷爷的爷爷那时候,有没有榨菜还是个问题 。


当然这不重要 。


广告这个东西,不怕有争议,怕的是没有人知道 。


虽然雷人,张老师还是凭借这个广告荣获了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电视广告艺术节颁奖晚会“最佳广告代言人奖” 。


乌江榨菜也借这个争议而出圈,成为国人最熟知的榨菜品牌 。


在2010年,


“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 。吃正宗榨菜,当然选乌江”


,成为乌江榨菜和涪陵榨菜集团新的广告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