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侯伯王的故乡:红白双栖列级的佩萨克-雷奥良产区

在波尔多各子产区中 , 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与其此前所属的格拉夫(Graves)是仅有的官方列级名单中同时囊括红、白葡萄酒的产区 , 坐落于此的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也是唯一一座同时以红、白葡萄酒稳坐顶级名酒之列的1855一级庄 。除了红白双栖的实力外 , 少有人知的是 , 其实这里才是波尔多葡萄酒的发源地 。
一、先于梅多克崛起的波尔多葡萄酒
谈论佩萨克-雷奥良之前 , 首先要了解格拉夫产区之来龙去脉 。作为波尔多葡萄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子产区 , 格拉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可追溯至中世纪 , 而彼时的梅多克(Medoc)还只是一片人烟稀少的沼泽之地 。
12世纪中叶 , 英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与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Eleanor of Aquitaine)的联姻极大带动了英法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 , 葡萄酒便是大宗出口至英国的商品之一 。作为西欧最大的天然良港之一 , 再加上优秀的葡萄种植条件 , 波尔多逐渐成为了法国优质葡萄酒最重要的产地和出口港口 , 一时间风头无两 。
早在14世纪 , 梅多克尚未崛起之时 , 随着繁荣的海上贸易 , 将波尔多美酒之名首次传扬四海的 , 正是产自格拉夫的葡萄酒 。17世纪中期 , 荷兰人通过挖掘排水渠 , 将梅多克这片沼泽地变废为宝 , 使其成为了种植葡萄的理想之所 。此后 , 梅多克的光芒日益耀眼 , 相形之下 , 格拉夫在波尔多葡萄酒的舞台上方略显黯淡了 。然而 , 这一波尔多葡萄酒名副其实的“摇篮”产区始终出产着一流的美酒 。
二、格拉夫风土之精华
佩萨克-雷奥良位于波尔多南端、格拉夫北部 , 地处加龙河(Garonne)左岸 , 产区主要为沙质碎石土壤 , 丛林密布 , 松树林立 , 是离波尔多市区最近的葡萄酒产区 。
格拉夫产区因该地区标志性的砾石(Gravel)土壤而得名 , 这些石子在佩萨克-雷奥良更是遍地可寻 。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 , 来自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的石块和泥沙在水流的裹挟下来到加龙河岸 , 放慢脚步在此停泊 , 日积月累 , 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土壤:以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和碎砾石为主 , 其间掺杂着黏土、白垩土和沙土 。
产区内砾石土层的厚度普遍在20厘米以上 , 最深厚处甚至可达3米 。深浅不一的砾石层 , 再加上成分各异的底土 , 足够丰富的土壤类型为佩萨克-雷奥良葡萄酒带来了格外多样化的表达 , 也是同时出产顶级红、白葡萄酒的重要条件 。各具特性而精细微妙的佳酿 , 正是佩萨克-雷奥良最大的魅力所在 。
在佩萨克-雷奥良 , 沿缓坡和小丘沉积的砾石土壤还意味着绝佳的排水性 。周边加龙河的众多支流也组成了天然的水利系统 , 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排水优势 , 葡萄藤因而得以远离水涝的风险 。
佩萨克-雷奥良的气候主要受大西洋的影响 , 产区内遍布的松树林也对气温和湿度起到了调节作用 , 整体气候温和而规律 。这些条件共同造就了佩萨克-雷奥良分明的微气候 , 也是保证其美酒出众品质的另一个要素 。
【走近侯伯王的故乡:红白双栖列级的佩萨克-雷奥良产区】三、独立于格拉夫的AOC产区
佩萨克-雷奥良最初只是格拉夫AOC产区的一部分 。1959年格拉夫评级中 , 入围的16大名庄皆位于佩萨克-雷奥良 , 因此这里便于1987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AOC法定产区 。
相比起在1855年就已建立起分级体系的梅多克 , 格拉夫的分级制度来得晚了许多 。1953年 , 在格拉夫酒业公会(Syndicat Viticole des Graves)的请求下 , 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 , 简称INAO)对格拉夫产区的葡萄酒进行了评级 , 并拟定了一份非官方名单 。与1855分级不同的是 , 这份名单只区分红、白葡萄酒 , 所有入选的酒庄都属于同一个级别——格拉夫列级庄(Crus Classes de Graves) 。
1959年 , 经过修订的格拉夫分级制度正式确立 。在最终公布的官方名单中 , 共有16座酒庄入选格拉夫列级庄 , 而这16座酒庄 , 无一例外 , 全部位于佩萨克-雷奥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