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猴@关于睡眠:14条有趣又实用的冷知识
1.梦游和说梦话的时候你并没有在做梦梦游和说梦话并不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即做梦) , 而发生在深入睡眠阶段 。 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的还有夜惊、打呼噜、尿床 , 所以通常不会留下任何记忆 。 当家人白天谈起此事时 , 当事人表现得毫不知情 。
2.“数绵羊”不会帮助你克服失眠
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 , 想象一些令人舒心并且不复杂的景象其实会更有帮助 , 比如想象瀑布 , 想象自己躺在沙滩上 。 而类似数绵羊这样无聊的心理任务并不能帮助睡眠 。
3.叫醒一个梦游的人会很危险 , 这只是一个谣言
梦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 。 此时被叫醒跟平常睡觉被叫醒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 但是 , 梦游对当事人是有一定危险的 。 比如 , 梦游者可能会爬出窗户、下楼梯喝水、或是跑到大街上 。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在梦游时 , 直接把他叫醒是不会造成伤害的 , 比如昏迷、心脏病等 。 但直接把他叫醒的确会惊吓到他 。 同时 , 由于梦游者正在处于深度睡眠阶段 , 贸然惊醒他还会引发愤怒情绪 , 从而导致不必要的争执和误会 。 所以 , 我们可以在不接触梦游者的情况下 , 轻声把他引导到床上 , 使其继续睡觉 。
文章图片
卢梭《睡中的吉普赛人》4.经常缺乏睡眠会欠下“睡眠债”睡眠债(sleepdebt)的危险有:加快衰老;疲劳驾驶;思考迟钝等 。 同时 , 心理学家VanDongen表示 , 你无法通过几个晚上高质量的睡眠来完全偿还“睡眠债” , 也就是说如果你长时间缺觉 , 你很难通过睡觉来恢复正常的精力水平 。
5.“安眠药”会让你感到更加疲劳和昏昏欲睡
睡眠类药物会减少快速眼动睡眠(REMsleep , 即做梦)的时间 , 破坏你的正常睡眠循环 。 实验室研究发现 , 缺少快速眼动睡眠会对我们的情绪和精力造成影响 , 我们会表现得疲惫和易怒 。
6.起得太早并不是好事
睡眠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快速眼动睡眠 , 即做梦) 。 通常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 , 大部分人要经历4~6次完整的睡眠阶段 。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 深度睡眠(第3、4阶段)时间减少 , 快速眼动睡眠增加 。 而且最后一个睡眠阶段要经历大约1小时的快速眼动睡眠 。 因此 , 比如你一般早上七点起床 , 但你想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 , 你便起了几个大早 , 那么你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自然会相应地减少 。 这不仅会对你的情绪和精力水平造成影响 , 而且你第二天晚上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做梦 , 用来补偿上一次缺乏的快速眼动睡眠 。
文章图片
达利《永恒的记忆》7.对无聊的正常反应是坐立不安 , 而不是困意想一想 , 当你面对一个非常无聊的人时 , 你的反应一般是如坐针毡 , 然后借口逃离 。 但当你逃离不出去 , 比如你面对一场无聊透顶的课堂 , 你可能会通过睡觉来消磨时间 。
8.睡眠的作用很多 , 不仅仅是恢复精力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 , 睡眠可能是让生物体在不用找食物时保存能量和避开危险 。 同时 , 睡眠能改善心理功能 , 特别是记忆与问题解决 。 其它研究发现 , 受伤的大脑细胞能够在睡眠时得到修补 。 同时 , 心理学家Crick和Mitchison的研究表明 , 睡眠和做梦可能也可以帮助大脑清理那些不想要以及无用的信息的积累 , 就像将电脑磁盘格式化了一样 。
9.一夜无梦?我们每晚会做4~6个梦 , 而且一般会记得最后的那个梦
你现在知道了我们一晚要经历4~6次完整的睡眠阶段 , 很自然推断出我们每晚要经历4~6次快速眼动睡眠 , 也就是每晚会做4~6个梦 。 同时 , 如上文所言 , 我们在最后一个睡眠阶段要经历1个小时左右的快速眼动睡眠 , 也就是说你早上醒来之前有一个多小时 , 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梦 。 发表在杂志《心理学前沿》的一项研究表明 ,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梦之后立即醒来 , 他们更可能会记住刚刚做过的梦 。 所以如果你感觉一夜无梦 , 那说明你很可能是在做梦后很长时间才醒来 。 那为什么有人觉得做了很多梦呢?很可能是他们的睡眠质量不好 , 夜晚总是醒来 , 这会导致他们更有可能在做梦后醒来 , 从而记得更多的梦 。
- 『林同学健身日志图说』这3类人真的要小心!,隔夜茶有毒莫?关于喝茶的5个疑问
- [健康零距离]早知道早好!,关于转氨酶升高的5个小常识
- 『分享精致生活』胜过十副药!睡前吃一点,辅助睡眠,润肺止咳抗衰老,一把葡萄干
- 吕航▲睡眠差被讥心眼儿小,如何看待,睡眠好自诩心胸豁达
- 养生科王医师:健脾胃,促肠动,促睡眠,终于发现了“长寿米”!百岁老人天天吃
- 「潮人生活」每天一杯,睡眠好了,气血足了,皮肤更红润,葡萄干和它泡水喝
- 『品趣快乐生活』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关于自制洗手液的可怕真相
- 「调理周医师」多吃“助眠菜”,物美价廉,改善睡眠,效果甚好,晚上老失眠
- 关于健康的那点事儿▲减药?加药?你确定要这样吗?
- 「儿科医生王波」儿科主任这样说,自闭症儿童的睡眠行为问题及其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