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数并不孤独( 二 )


与此同时,行外人的评价却似乎异常中肯:“为什么素数要相加呢?素数是用来相乘而不是相加的” 。
当然,如果只将素数用在只与乘法有关的问题上,事情当然简单得多 。但如果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自然数的玄机,那必然涉及到加法和乘法的相互作用 。缩在“容易”的圈子里从来无补于事 。如同探险家一般,数学家也有着征服难题的渴望,因为在那困难的山巅上,有着无尽的风光 。为了难题产生的新方法、新思想,可能会开辟出意想不到的新天地 。
孪生素数的难点在于,它是一个关于素数的具体分布的问题,而我们对素数的具体分布知之甚少 。素数定理只告诉我们素数的大体分布,而对于具体一个个素数的位置却无能为力 。如同繁星,素数点缀着自然数的夜空,放眼望去,它们朝向无限的地平线愈见稀薄 。但要想分清这无限繁星中的每一颗,即使用上最好的望远镜,也无可奈何 。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孪生素数猜想,人们仍然停留在揣测和估计的层面 。
首先尝试直接猜测的,是英国数学家哈代(G. H. Hardy)和李特尔伍德(J. E. Littlewood),他们在1923年开始了一系列的猜测 。
素数定理告诉我们,对于足够大的自然数N,在N附近随机抽取一个自然数n,它是素数的概率大概就是(lnN) ?1。那么,在同样的区间,随机独立选取的两个数都是素数的概率就是之前概率的平方,也就是(lnN) ?2。
那么,在N附近随机抽取一个自然数n,n和n+2是一对孪生素数的概率是否就是大概(lnN) ?2 呢?很遗憾,并非如此,因为n和n+2并非完全独立的,所以不能直接应用之前的结果 。不过这个估计虽不中亦不远,只要乘上一个修正系数,借此表达两个数相差2的性质,就能得到对孪生素数密度的估计:2C 2 (lnN) ?2。在这里,修正系数C 2 是一个关于所有质数的无穷乘积 。如果密度确实如此,那么显然有无限对孪生素数,孪生素数猜想应该是正确的 。
实际上,这是所谓“第一哈代-李特尔伍德猜想”的一个特殊情况,难度甚至远高于孪生素数猜想:它不仅隐含了孪生素数猜想,而且对具体的分布作出了精细的估计 。虽然上面的论证看上去很诱人,但它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证明,因为它的大前提——素数是随机分布的——本来就不成立 。素数的分布有着深刻的规律,远远不是一句“随机分布”所能概括的 。
但哈代和李特尔伍德并非等闲之辈,作为当时英国的学科带头人,既然提出这个猜想,当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现在看来,依据之一是,望向无限,素数的分布的确看似随机:对于那些“简单”的操作(比如说加上2)来说,数值越大,越靠近无限的地平线,看上去也越“随机” 。所以,在考虑各种素数形式的分布时,假定素数按照素数定理的密度随机分布,不失为一个估计的好办法 。更为重要的是,数值计算的结果也与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的猜测所差无几 。这更增添了我们对这个估计的信心 。
然而,猜测只是猜测,不是严谨的证明 。无论用数值计算验证到什么高度,有多符合,对于无限而言,都是沧海一粟 。李特尔伍德本人就曾证明过一个类似的结论 。
人们此前猜测,小于某一个数N的素数个数π(N) 必定小于所谓的“对数积分”函数li(N) ,而根据素数表,这个规律直到10的14次方都成立 。但李特尔伍德在1914年证明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对于足够大的N ,不仅π(N) 可以大于li(N) ,而且它们的大小关系会无穷次地逆转!但直到今天,对于第一次打破这个规律的N,我们仍然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只知道它大概是个有三百多位的数 。
这个例子足以说明素数可以多么深不可测而又出人意料,同时提醒我们,面对无限,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有多少计算的证据,都不能轻易下定论 。征服无限的工具,只有严谨的数学证明 。
狂沙淘尽始得金
既然难以知道孪生素数具体有多少,那么不妨换个思路:孪生素数最多能有多少呢?
这就是数学家的思路,如果正面久攻不下,那么就从侧面包围 。当难以直接得到某个量时,数学家的“本能”会指引他们,尝试从上方和下方去逼近,证明这个量不可能小于某个下界,或者不可能大于某个上界 。如此慢慢缩小包围圈,就有希望到达最终的目标 。
而在1919年,挪威数学家布伦(V. Brun)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的密度不可能超过O(N(lnlnN) 2 (lnN) 2 )。籍此,他证明了所有孪生素数倒数的和是有限的 。要知道,所有素数倒数的和是无穷大,可见孪生素数在素数中有多么稀少 。人们将所有孪生素数的倒数和称为布伦常数,它的具体数值大约是1.9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