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寄溟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丫鬟退下唯美滤镜里只有小姐优雅
文章图片
◎寄溟
失业的女性、残疾的劳动者 , 本都是底层的人民 , 导演却让她们过着小姐一样的生活 , 思考着与公子书生的浪漫情调 , 生活的苦难、时代的阵痛在影片中杳然无迹 , 日常生活的经验也被导演扫除净尽 。 为了所谓的美而消弭真 , 这是《柳浪闻莺》的春秋大梦 , 试图迷醉荧幕前的我们 。
4:3的画幅、轻微抖动的手持摄影、大量的抒情性空镜、长时间的留白、绝少的台词、表演中时刻充盈的泪水、“戏中戏”的嵌套结构、不知所云的唯美片名 , 哦对了 , 还有三个主演各一次的裸露 , 再加上这是一部高水准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影片 , 且这一事实在电影海报中得到明显的强调 。 文艺片的所有要素 , 《柳浪闻莺》几乎都齐备了 。
茅奖女作者的原著、女导演的改编、双女主的设置 , 宣传中对女性的同性之爱的暗示——影片简介的最后一句是:“曲终人散之时 , 放眼世间 , 她最放不下的那个人 , 还是她”;北京首映礼上 , 演员颜丙燕曾笑称“差点说成女女之情” 。 女性主义自然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标签 , 更是宣传的噱头 , 对“姐妹情”的彰显也成为诸多观众给予此片好评的重要原因 。 作为一个意图指涉女性主义的作品的所有要素 , 《柳浪闻莺》也几乎都齐备了 。
以上两点 , 构成了我们进入这部影片的绝佳视角 。 或者说 , 这部电影为我们审视当下中国作为一种类型的文艺片和作为一种大众思潮的女性主义提供了一个绝佳范例 。 到底什么是文艺片?到底什么是不平等性别秩序的破除和女性的解放?是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自然生发出的两个问题 。
或许“美”是导演在片中要强调的重点 , 毕竟对不少观众来说 , 杭州和西湖的美、戏曲的美甚至演员的美 , 是打动他们的核心要素 。 确实 , 导演在片中极尽唯美之能事 。 在我看来 , 文艺片概念的正当性是在与商业片的对比中获得的 , 也就是一种对盈利导向和取媚观众的创作观的拒绝 , 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叛逆的态度本当内蕴其中 。 这种叛逆是对以观众的感官刺激为审美趣味的叛逆 , 也是对试图遮蔽真实的世俗权力的叛逆 。 丧失了这个内核 , 以唯美拒斥现实 , 以美消弭真 , 徒有那些被前辈艺术家积淀下来的、本是为了服务于这一精神内核的形式 , 将自己打扮成所谓的具有较高文化资本的文艺片 , 以吸引附庸风雅者 , 是一种颠覆性的讽刺 。
丫鬟退下
“只演小姐 , 别演丫鬟”
不像银心有一个已经在省城杭州立足并且很有主意和手腕的表姐 , 垂髫除了她的琴师男友 , 无人可依 。 没有留在省城的剧团 , 也最终离开了县剧团 , 眼睛又日复一日地坏下去 , 只能去学推拿维持生计 。 在这种背景下 , 垂髫的生活必然更加艰难 , 而她还怀抱着会让经济状况更雪上加霜的演戏的梦想 , 那就一定要为生存付出更多的努力 。
而银心虽然成功地留在杭州 , 但只是一个边缘演员 , 与同事相处也不融洽 , 在国营剧团的改制浪潮中又被通知第一批下岗 。 事业遭受重大打击 , 与工欲善的情感关系中 , 又是纯粹单方面的付出 。 可想而知 , 她的生活也是艰难困苦的 。
可是她们除了在这段纠缠不清的三人关系中彼此愁苦 , 有为生计发过愁吗?
当垂髫得知银心窃占了她留在杭州的名额后 , 对银心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以后只演小姐 , 别演丫鬟 。 ”这倒是可以代表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的一种价值取向 。
在杭州汇演结束之后 , 垂髫和银心在后台用卸妆棉文静、细腻地卸妆 , 实在是贤淑淡雅 。 可是进过戏曲后台就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浪漫的想象 , 这不是戏曲演员的卸妆 , 而是小姐的修容 。 垂髫在徐州的按摩店为工欲善推拿时 , 手法轻柔 , 速度缓慢 , 像是一种摆弄式的舞蹈 , 是大家闺秀式的对平凡劳动的垂怜 。 而工欲善为了配合这种不真实的表演 , 也只好被导演套上绝不会在这种小推拿店出现的白色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