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因“抄袭”被人骂,李清照则被人说“不入流”,这是为啥
【李商隐因“抄袭”被人骂,李清照则被人说“不入流”,这是为啥】从牙牙学语开始启蒙时,唐诗宋词就成了孩子们一早接触的东西,这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使不知道意思,我们也可以很开心地去背诵,仿佛就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些韵味被散发了出来。
但是当代青年似乎已经不走这样的模式了,他们更多的学习地是“现代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充斥着生活,曾经的书卷气却越来越淡,甚至闹出了李清照诗词“不入流”,李商隐被怒斥“抄袭”这样的笑话。
文章插图
如今的网络时代异常发达,连小学生都开始自由上网,各种碎片化信息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教育问题。当代的孩子们对于各种网络流行语可谓是“秒懂”,对于明星们的风流轶事,更是如数家珍,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网红”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跟风热潮。这些文化究竟是好是坏,在网上根本不敢有人去评判。因为这些人的背后往往是众多的狂热支持者,他们不能被批判,一旦你敢去批判他们,那他们的追随者必定会一拥而上,与你“杠到底”。这样的文化之下也催生了很多的“笑话”。
文章插图
在前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热播时,针对它的主题曲,就有网友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将歌词贬低得一无是处,认为歌词是各种辞藻堆积而成,没有意境,也没有所谓要表达的思想。这样的批评一出,瞬间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能做出这样批评的人想必绝对不是“一般人”,毕竟该主题曲的歌词主要部分是根据李清照的原词进行编曲最终形成的,也就是说,它的作者是李清照。对于李清照大家都不陌生,而李清照在写词方面的造诣更是得到了历史和文学的双重认可,想必李清照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词会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被贬低得一无是处吧!
文章插图
网友们纷纷评论,但凡九年制义务教育过了关,也不至于闹这样一出笑话,这可是小学就学过的内容呀,无独有偶,另一边的李商隐更惨,直接被扣上了“抄袭”的名号。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叫做霹雳布袋戏的作者在写小说时引用了李商隐的作品《夜雨寄北》,而之后霹雳布袋戏的狂热粉丝出来直接辱骂李商隐,认为是李商隐抄袭了霹雳布袋戏,这样一条无脑的评论瞬间被顶上了热搜。这些事情的发生,一再地刷新人们的认知,但是如果仔细去看,这样一堆人的存在,绝对不是偶然,毕竟像这样的博主下面并不仅仅有着批判者,还有着很多的拥护者。
文章插图
这些“没文化”的例子还都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去深究的是原因,中华文化5000年文明,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的同时,为何还会频频发生这样的事件呢?这与当代的网络文化不无相关,“网络快餐时代”已经到来,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选择的问题,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就在此时趁虚而入。如果是已经有着判断力的成年人,尚可根据自己的价值导向等等来进行选择,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正确三观的未成年儿童,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不太好的结果。不加选择胡乱吸收,影响他们的“文化系统”,也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能力。
文章插图
而且当代人似乎变得越来越“浅薄”,因为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更加解放了我们的头脑,比起坐下来静静深思一个问题,我们更愿意去直接解决问题,中间思考的环节被大大省略了。看似省下了很多的力,可实际上却是得不偿失,古诗词并不太好理解,里面的意境、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往往需要与生活相结合,在感悟之下才能产生。而更多的人不愿去慢慢体会,他们更喜欢的是直白了当的“网络流行语”,不需要费脑筋,就能够接受。
- 金庸笔下最可惜的3本秘籍,得其一可称霸武林,却被人遗忘无人抢
- 水浒最讽刺的绰号,立下的功劳和他的绰号相反,最后被人一枪刺死
- 黄飞鸿后代处境如何?二儿子武功高强却为何被人打死?
- 地震来临,“母亲”紧紧护着孩子死去,被人发现已过了4000年
- 不会泡妞的男生应该学李商隐,看他如何追女票,用一首诗打动美人
- 如果换成是张无忌去参加聚贤庄, 结果会怎样? 答案终于被人说出!
- 秦武王举鼎被人误解两千多年,其实他不是逞能,而是有很深的目的!
- 林徽因的亲家母也是民国时期出名的美人,被人称为“八美图头美”!
- 中国考古学鼻祖害怕被人盗墓,故设疑冢,900多年后却被子孙盗了
- 金庸笔下16位伪高手,登场时很霸气,到后期一个个被人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