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作曲家纪实力作《一桶水一辈子》收官,受到著名作家好评
_原题为:江西大余作曲家最新纪实力作《一桶水一辈子》收官,受到广东著名作家好评
江西大余作曲家苑钦最新纪实力作《一桶水,一辈子》最近收官。广东著名作家树人表示,苑钦《一桶水,一辈子》在生活中挖掘真实,这是现在很多作家做不到的,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苑钦的《一桶水,一辈子》描写了江西大余的王荡生一生的真实故事,虽然王荡生只是时代的一颗尘埃,但其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多棱镜。社会的文明、历史的进步,我们还是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王荡生”式的曲折心酸!为美丽中国加油!
文章插图
【作者苑钦夫妇在江西大余的家中,讲述《一桶水,一辈子》的心路历程。】
江西大余作曲家最新纪实力作《一桶水,一辈子》
作者:苑钦
一个人,一辈子。一辈子,很短。“人生苦短”这句话,对于年过花甲的老人王荡生来说,是一种精炼的人生总结:苦,抑或是命中注定;短,是事业未竟的生命遗憾。
或许是为了减轻生命中这份苦与憾,人到老年往往喜欢写《回忆录》。
本文主人公王荡生的回忆录题目就叫《一桶水,一辈子》。
这是因为一桶水引发的人生悲剧。悲剧的序幕,是在38年前拉开的……
1983年5月间,在江西共大大余分校校长室的门前,一位来回踱着步的年青人,自已都忘记了这是第几次到校长室找校长黄历森,要求请上一段时间的伤病假,去住院诊疗烫伤复发炎症。
奇怪,已经七八天了,除校长黄历森不在学校,就连日常主管后勤事务的组长肖瑞磷在这段时间里也同时离校好几天(有同事告诉年青人,说是回南康老家处理家务大事了)。年青人低着头,搓着双手喃喃说道,这样会误大事的,误大事的。
这个年青人,就是王荡生,大余共大的一名锅炉烧水工。王荡生原是1976年10月被大余文教局的一纸“土木建筑招生”通知,从农村插队知青的队伍中,招到大余共大“土木建筑班”学习的。1979年10月,王荡生在大余共大“土木建筑班”完成了3年学业毕业。毕业后,即被大余文教局录用为大余共大的正式员工。1980年元月,王荡生拿到了大余文教局颁发的盖有红色公章的《国营公办教师》红本工作证。
1981年,大余共大时任校长朱光卓以商议的口吻对王荡生说:“你可否从土木班建筑队调到养猪场去养猪?”王荡生说:行。于是,他开启了养猪生涯。
在校养猪的工作,是每天到学校的酿酒厂挑上十来担酿造米烧酒的废弃酒糟(加上学校碾米厂加工后的米糠),均匀分配给学校的两个猪厂,再拌上从学校配给猪场的两亩菜地摘来的菜叶一同煮熟后喂给猪吃。
1981年10月的一天,王荡生像往常一样到学校酒厂挑废弃酒糟,因雨后路滑,经过酒厂坡路山垭处路段时,不慎滑倒。顿时,木桶里的滚烫的酒糟发出吱吱响声,像一床超高温的厚重的棉被,哗啦啦的覆盖王荡生的双脚、身上背部,瞬间,王荡生的脚部、背部被灼热的酒糟大面积烫伤。王荡生高呼求救,时任校长黄历森随即积极组织人员救护,用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大型拖拉机)把王荡生护送到大余人民医院中西烫伤科治疗。
为了尽快愈合身上脚上大面积的烫伤溃疡面,王荡生在医院每天除了大量服用消炎药控制炎症恶化,还要打激素针,多则七八针少则二三针,大小针头变化着位置打,血管都打得硬邦邦、圆鼓鼓的,身体衰弱得站十分钟都困难,就这样足足折磨了三个半月时间。
出院那天,校长黄历森和后勤总组长肖瑞磷几位领导到大余人民医院接王荡生出院。给王荡生诊治烫伤的陈医生护送到医院门口,对黄历森说,王荡生这次出院,虽说烫伤溃疡面总算结痂愈合了,但因烫伤面积太大,高温烫时太久,受伤皮下层次较深,短时间内要彻底消除体内的烫伤炎症是不可能的,还需一个漫长的时间,建议回校后,学校能给予他半年时间的康复假期。黄历森校长微笑点头应许。
- 恭喜!广丰洋口镇入选江西省非遗传承小镇
- 江西老人吃咸菜穿破衣,生病也不花一分钱,留下一大笔钱作何用
- 浅绛彩瓷上的晚清——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初探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有“江南第一祠”之称
- 江西|我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连省会都鲜少人知,旅游潜力值得发掘
- 江西|江西又要多个旅游打卡地!正在全网征集……
- 三清山|江西上饶玉山县三清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仙气
- 江西|我国最“低调”的省份,景点三个月都逛不完,5A级景区就有11个
- 江西|我国最“昂贵”佛像,耗费10亿打造镀满48公斤黄金,游客:拜不起
- 江西|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份,美得一塌糊涂,却很少被列入旅行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