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试卷遭到恶意举报,才华横溢却被终身禁考,唐伯虎其实很倒霉
一、志在必得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29岁的唐伯虎与好友徐经,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城参加会试,在此之前,唐伯虎已经在乡试夺得第一名,此行他自信将能一举夺魁,完成连中三元的梦想。
文章插图
会试结束后,在与众举子的聚会上,唐伯虎自信的说:这次会元非我莫属,参加会试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才华洋溢着比比皆是,有位举子就问唐伯虎几个冷僻考题,唐随口将自己的答案向众人口述一遍,大家听完都心悦诚服,认为唐伯虎确实有第一名的可能。
可是到了会试放榜的时候,唐伯虎却榜上无名,他的好友徐经也没考上。不仅如此,几天后唐伯虎和徐经都被以“考场舞弊”罪名,押进锦衣卫镇抚司的大牢,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原来是户部给事中华昶,上奏说此次会试有舞弊,副主考程敏政事先泄题给徐经、唐寅,作为回馈,二人赠与其一枚金子。
二、科场舞弊
科考舞弊在中国历来是很严重的罪,一旦发生都是惊天大案,往往整整朝廷都要天翻地覆、地动山摇,无数人人头落地。皇帝马上派李东阳办理此案。
文章插图
李东阳将举报的华昶、程敏政、唐伯虎、徐经通通都被抓进锦衣卫,在经过严刑拷打后,徐经就招了,原来他们在考前,因仰慕程敏政的才学而拜访过他,那时程敏政还不是考官,三人互相切搓了一下考试可能会出的题目。
文章插图
由于只是随口说说,众人均没有当真,徐经就把程敏政问的问题跟别的考生说,哪想到后来程敏政真的巧合的用了跟他们说过的题目,所以才有人怀疑他们向程敏政买试题。华昶对持敏政的指控,纯属子虚乌有。
文章插图
事情到此,看起来是真相大白,程敏政确实有点问题,但情节不是很严重,纯属无心之过。明孝宗宣判,起诉人华昶没有查明真相就乱说,判处杖刑,但可以缴交赎金代替,调职南京太仆寺主簿。程敏政流徙,同样可以缴钱代罚,免职。唐伯虎和徐经被剥夺功名,终身不得参加科举,还被送往衙门当差役。
三、千古奇冤
那唐伯虎和徐经真的有贿赂程敏政吗?后人大多认为没有,沈德潜说:
篁墩高行,岂受贿之人?徐富而多才,岂行贿之人?
文章插图
说明徐经的家族非常之有钱,徐家在江南可是首富之家,虽然家财万贯,但徐经本身也很喜欢读书,是个有才学的人。他认识唐伯虎的时候,见面礼就是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今物价有几十万之多,这么有钱的人,你说他用一块金子买考题?
文章插图
就连明孝宗也知道程敏政是无辜的,皇帝很清楚当时有人想要程敏政礼部右侍郎这个位子,所以指使华昶弹劾程敏政。而程敏政自始自终都觉得自己无辜,对于孝宗让他免职退休,觉得委屈不平,五天后就郁郁而终。
文章插图
【满分试卷遭到恶意举报,才华横溢却被终身禁考,唐伯虎其实很倒霉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试卷曝光,字迹让现代人膜拜,书法家看了也汗颜
- 儿子考清华仅差2分,林徽因要此复查试卷,得知原因后陷入沉思
- 高考差两分落榜清华,母亲心有不甘重查试卷,卷上11字打醒了她
- 李适之这首《罢相作》,也是一首名篇,表达了遭到小人陷害的悲愤
- 美术考生完成“自画像”,原以为是满分作品,但实际却给了0分
- 清朝最后1位状元试卷,字迹堪比“印刷体”,当代书法家只能顶礼膜拜
- 历史上最后一位科考状元的试卷,全文如“印刷体”,让人赏心悦目
- 清朝四川唯一状元: 殿试时留了八个字在试卷上, 当场被钦定为状元
- 钱学森的96分试卷,字迹犹如“印刷体”,许多书法家都自愧不如
- 皇上临终对弟弟说我把帝位送给你,请放过我妻儿,竟然遭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