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这就要从古代的的银子开始说起了,史书上记载着明清那个时代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会对银子的重量、成色等特别的在行,可以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银子大概能换多少东西,像这肯定是长时间训练出来的眼力。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就拿现我们现在的生活打个比方,我们收到一张百元大钞肯定会仔细去辨别钞票真伪,如果是商贩收到百元大钞简单瞄一眼便知,所以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钱币到底是真是假。又好比银行的工作人员,或者超市的收银员,都可以做到收钱、辨别真伪又快又准。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但是古代的银子和现在的钞票大有不同,因为古代的银子是按分量算,我们现在是按张数算,他们究竟是怎么看的又快又准呢?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这下我们要从古代钱币的故事说起,我国古代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是白银,那是从元代开始,我们现在的钱是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进行流通,而元代那时候是按元宝的重量计算,当时银币的单位有[50]、[20]、[12、5]这几种规格。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而且在元、明、清开始,白银已经稳稳的成为了主要的货币,所以这三个代大部分时期银子自然也是用两来计算。直到清末民国才从元宝替换为银元,后来才有了元这个单位。元、明、清这三个时代,银子是很值钱的,相对来说购买力也会很强,那个年代的他们就算是普通的消费也要把银子割开去使用。而且白银这种物品属于贵金属物品,他像黄金一样都具有保值的作用。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我们再来说说那个年代的银子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做一个等值交换,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两石,估算到现在可以换我们的人民币500-600元。明代时期的古人们都特别能识别出来银子的成色,也可以说是一眼大概就能扫出来这个银子有多少分量,可以换多少东西。银子它和金子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很软,古人们用牙都可以咬出印记,所以撬开就更尤为简单。
为什么在古代吃完饭,不用问价格放下钱就走,店家也从来不数呢!
文章插图
所以后来市面上才会出现[碎银子]这种货币,碎银子形状比较不规则,很容易作假,但是毕竟商人们经验丰厚,可以快速辨别,所以从古至今流传出了这种快速识别货币真伪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标题所提到疑惑的解答,因为上面描述到他们有快速识别的能力。久而久之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