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上恐怖的食人图案,野兽“吃”的到底是什么人!
【文/ 张光直】1908年,罗振玉对古代中国青铜艺术中的人兽关系进行了最初的研究,他将住友氏铜卣上的人兽纹样描述为“作一兽攫人欲啖状”。容庚则称其为“饕餮食人卣”,已渐为中国古器物学家所接受。此名称是从对立或更为恶劣的角度来解读人兽关系,与《吕氏春秋》对饕餮“食人”的解释相一致。
文章插图
罗振玉仔细观察已知的这7件人兽主题器物后,我们还是无法证实其上的人兽纹样所反映的就是食人的举动。在住友氏和赛努奇所藏的对卣上,人拥抱着动物,他的双脚紧紧攀附着动物的后爪。阜南和安阳的铜器描绘的则是一个正面的人脸夹在两个张开大口的动物之间,但并未被吞入口中。我们必须尝试着为张开的兽口及人头被置于兽口下面或侧面来寻找另外一个合理的解释。
文章插图
“人与兽口相对”的图形主题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就像纳尔逊·吴所说:“蛇纹是宗教艺术中的一种习见形式,蛇是一种与水和冬眠都密切相关的动物。为了表现其主旨,人们常常使用复合的动物形象,尤以印度神秘的摩羯形象最为常见。印度乌德耶吉里的蛇窟雕刻就是这些观念的反映,这个蛇窟的入口在娜迦的蛇头之下。蛇窟附近就是虎洞,需要通过一个老虎的血盆大口才能进入。其他文化也普遍以类似的形式来隔绝两个不同的世界。洪都拉斯科潘22号神殿的蛇形入口和中国青铜器上的饕餮图案就是隔离两个世界的其他例证。”张开的兽口或许是隔离两个世界(如生与死的世界)的原始象征这一观点,恰恰与我们关于作为巫觋助手的动物在沟通两个世界中作用的讨论相吻合。从这一角度看来,器物上人的形象非巫觋莫属,象征他正在动物的协助下完成沟通两个世界的旅程。上溯至人类的旧石器时代,张开的兽口可能就已经作为一种原始图案了。但在时代背景相似的古代中国,张开的兽口或许还代表着动物的呼吸,古代中国人认为动物的呼吸是风的起因,而风又是交通天地的另一个基本媒介。
文章插图
《山海经》为我们提供了与动物置于人头两侧和动物呼吸成风有关的记载。其中多处提到一耳或双耳戴蛇的巫觋(见《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最有趣的神灵(或巫觋)是《大荒南经》中的不廷胡余,他珥两青蛇,践两青蛇,与嘘气成风的因因乎为伴。动物呼吸成风的描述与神话中的烛阴或烛龙有关:“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海外北经》)烛阴可能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的原型,徐整(3世纪)在《五运历年纪》中形容盘古“气成风云”。如上所述,商代卜辞中有作为上帝使者的凤,且在商代文字中有一个文字可以同时指代“凤”和“风”。就像四方之神皆乘双龙一样,他们也有四方之风。青铜艺术中的动物或可张口成风以助巫觋飞升。巫觋形象、动物助手及其造风之口在同一件青铜器上的结合,完整地展示了天地交通或促使天地交通的活动。
文章插图
《山海经》中的烛阴不论兽口和升风之间有何直接关联,也不论人头的位置是在兽口的下面还是侧面,这些都清晰地表现出人兽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非敌对)。正如纳尔逊·吴及早先卡尔·亨策所指出的那样,人兽主题图形是中国和中美洲古代艺术中的共有元素。例如,古代阿兹特克人会请巫觋为每个新生儿指派一个动物,这个动物会伴随他一生,成为他的保护者、助手、伙伴或“他我”。
- 商朝古墓挖出一青铜器,颠覆了历史,学者:鲁班的形象大受影响
- 听一个唐朝人给你说说,历史上的“流沙墓”有恐怖
- 海昏侯五号墓中发现四件青铜器,青铜虎脚下有轮子,这是怎么回事
- 中国最恐怖的姓氏,不管起什么名字都让人害怕,家族却以此姓为荣
- 比裹脚“更恐怖”束腰和黑齿,一个挤坏器官,一个吓哭小孩!
- 《王牌进化》《无限恐怖》……哪些烧脑网文小说让你欲罢不能
- 花尔楼遗址出土五件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俎,为何悬着两个铃铛
- 上封神榜到底有多恐怖?为何神仙们都不愿意被封神?
- 《西游记》中的“天上一日, 人间一年”, 竟隐藏着如此恐怖真相!
-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 微笑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