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清朝女科学家,只活了29岁,却惊艳世界200多年( 二 )
文章插图
不过在王贞仪开始研究数学和天文等学问时,受到了许多人的讽刺,尤其是一些道士,更是出言不逊,认为她就是在"胡闹"——哪怕是发展到清朝,依旧有很多人还残留着迷信的思想,不相信科学,觉得"天文"一说只是"天方夜谭"。但是从小就在祖父书房里,阅读过不少西方书籍;年少时就跟随着父亲,"走南闯北"的王贞仪,她的思想早就突破了封建的枷锁。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迹可循,那些神秘的"玄学"可能存在,但绝不是唯一的答案。面对着周围人充满怀疑的眼神,和一些人的质疑,王贞仪浑然不惧,甚至据理力争,并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女子并不男子差,女子也可以成为数学家、科学家,为数学、科学的研究作出贡献。她总结了中西方的数学知识,写下了不少关于数学的著作。
文章插图
比如《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等等。王贞仪还专门研究了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筹算法,并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卷书,向世人详细讲解了这种算法,并进行补充。不过,这种西洋算法比中国的"乘除法"要繁杂得多,因此在当时几乎没有人使用,直到1903年才陆续有人采用。对于天文、科学方面的研究,其实是源自于一位小姑娘的"天生浪漫"。王贞仪在年幼时就特别喜欢仰望星空,觉得天上不停闪烁的星星,好看极了。时间一长,这种"仰望"就转变为了"观察"、"研究",她在祖父收藏的书籍中,翻阅到了关于"星宿"的记载。对此,王贞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每天都会拿着别人,送给她父亲的望远镜观察星空,并一一对应书上的星宿,然后她惊讶的发现"星空",会悄然的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发现让她为之着迷。她展开了研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了解到了"天文学"的奥秘。
文章插图
在祖父留下的古书《灵宪》里,曾记载着"月食"的资料,本书的作者还提出了"太阳可能处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的概念。这让王贞仪产生了质疑,而打破质疑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于是,在某一天的夜晚,她仅仅用圆镜、一盏灯和小圆桌,就还原了"月食"的现象。王贞仪将一盏灯挂在了房梁上,充当"太阳",小圆桌被推倒在灯下,当"地球",她手中的圆镜则是"月亮",她不断调整圆镜的角度,进行多次试验,最终还原了"月食"。她将这一实验过程,写进了《月食解》中,而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将宇宙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后,解释"天圆地方"一说的女科学家。29岁的王贞仪,却惊艳了世界200多年不过当时的清朝还处于比较封建的时期,众人对于王贞仪的这些研究成果虽然表示赞扬,可推崇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她并不气馁,一直忙于学问研究。她的父母明白她的志向,并表示了支持,因此她哪怕过了及笄之年,也没有像其他女子那般许了人家。
文章插图
反而一直等到25岁,王贞仪结识了同样颇有才华,并对非常尊重她的詹枚。两人相恋过了一段时间后,便喜结良缘。不过因为王贞仪一但开始研究,就会废寝忘食,常年累积下来,身体日渐欠佳。两人才相伴了不过4年的光阴,王贞仪就因病遗憾逝世,年仅29岁。而在她逝世后的200多年以来,她的那些研究成果,却在世界上大放光彩,受到海内外科学家的高度赞扬,甚至有一个小行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 清朝女子头上戴的旗头有何讲究!
- 清朝最坑人官职,正一品头衔听着很有面子,其实权力不如七品县令!
-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 黄马褂在清朝是很难得的荣耀,但是乾隆年间却有人拿到了二十件
- 南宁有座清朝古宅,由富人的妻子所建,男主人的居所在侧院
- 清朝的“大学士”究竟是什么级别?“三殿三阁”是怎么排序的?
- 成亲王小草《百家姓》欣赏
- 中国这一座清朝王府,规模很大,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
-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清朝女子难产晕厥,被误认死亡入棺下葬,200年后墓中景象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