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


 《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
文章插图
知名作家双雪涛在短篇小说《刺杀小说家》中,用简洁的隐喻讲述了一个拐卖儿童的故事。他在小说里言而未尽的部分,由电影来完整。
电影《刺杀小说家》大年初一上映的档期,早就决定它的底色,不会是《亲爱的》这种完完全全的现实题材。以原著为基础,电影版拓展了戏中戏的线索,也为现实部分打造了另一副模样。可惜孰功孰过,并不由创作者自身意愿决定。
 《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
文章插图
其实我是很喜欢这样的题材的,充满戏剧性和各式隐喻。戏外,双雪涛是近年的文坛新星,备受瞩目,作为一部大众商业电影,显示了电影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戏内,电影将小说当作武器,沿着小说创作这条线索挥洒剧情,对一直质疑“文学到底还有没有用”的浮躁世界,进行了回应。
一方面,时代背影被设置得极富未来感;另一方面,在那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还存在着破旧的图书馆,还存在着生活落魄却执著创作的人。这些对照与反差,表现出对文学的关怀,本应让故事更动人。
 《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
文章插图
但实际上,电影做得并不尽如人意。首先,电影一开始就为现实中的真实人类引入特异功能的元素,让观众看到几分“X战警”的影子。但只是剧情需要的人才有特异功能,而且就算有,能力也未必出众。有动作场面的时候,这样的人就出现。
若要探究其来源和出身,根本不可能。又想标新立异,又做不到拥有完整的世界观,这样的似是而非、浅尝辄止,让某些情节显得特别莫名其妙。更为致命的是,这削弱了作品批判现实的力度。原本故事拥有一个悲伤的内核,然后,有人用尽全力,将悲伤扭转。但这些乱七八糟的元素,模糊了故事焦点。大过年的,虽然大可不必像《亲爱的》那样沉重忧心,但最起码不要胡闹吧。
 《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
文章插图
原著里,“小说家”的每一篇稿件都无法发表,但却一直坚持创作。他是现实生活的失意者,却是精神世界的勇敢者。才华横溢,却因幕后黑手的干涉一直郁郁不得志。这亦是双雪涛小说里最不可忽视的背景。原著没有直接的结局,只在“戏中戏”中的一场大战后戛然而止。是隐喻,靠想象,也给改编带来巨大空间,原本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影视化。而电影将小说家改编成直播时观者众多的“网红”,而电影里的幕后黑手实际上并不在乎那些小说。小说、小说家、文学、阅读这些元素,在撕掉面具之后,沦为电影的工具。到底文学的无用之用体现在哪,还是电影只想体现它们世俗意义上的真正“无用”?
这与原著的主旨相去甚远。一众演员的表现大体上都是不错的。雷佳音和杨幂,都是路阳导演之前作品《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的班底,此次继续沿用。
《刺杀小说家》:大型商业电影,却似乎输在了剧情上!】原著中一个符号性人物被改成经历和层次更为丰富的“屠灵”,由杨幂出演,角色也随之变成电影主角之一。如果,换一位演技更好的演员,当然更能加分。但平心而论,杨幂的表现也没有差到拖后腿的地步。真正决定电影质量的,还是讲故事的能力。诚然,电影并没有差到一文不值。作为商业类型片,肯定能在及格线以上。只是经不起推敲。
《刺杀小说家》本是春节档公映的“战国七雄”中,我最期待的一部。甚至刚看完还觉得不错,也为结尾落泪了,只是走出影院回家的路上,越回味感觉问题越多。想起我在电影开场以后,才发现这是一部3D电影。
工作人员在入场时忘了给我眼镜。眼前模糊一片,我才匆忙出去拿眼镜。我所期待的《刺杀小说家》仿佛也少了什么似的,让人回味不起,感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