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并非现代独有,中国古代男作家作品中,含有太多“脂粉气”( 三 )


“娘炮”并非现代独有,中国古代男作家作品中,含有太多“脂粉气”
文章插图
说到此,曹植的《七哀》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作品。元明之际的刘履在《选诗补叙》中说:"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也。"子建就是曹植,文帝即为曹丕。
《七哀》就是曹植写给曹丕的一首诗,诗中言辞恳切,愁绪萦绕,他将曹植比作远行的夫君,把自己比作孤寂忧愁的妻子,妻子思念丈夫,一片赤诚,而丈夫却迟迟不归,不知何时两人才能再见。
最后他还用"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表达了自己愿主动改善两人关系,辅佐曹丕建功立业的心愿,以及对曹丕的怀疑和冷漠无能为力的凄楚伤感。曹植的这首《七哀》,是魏晋时期创作者自比弃妇的典型代表。
男性作家似乎很喜欢把自己比作女性,其一是有趣,其二是某些情景心理的确相通。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能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唐代诗人朱庆馀在科举应试前给韩愈的学生,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写了一首诗,名为《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自己欲求主考官赏识但内心忐忑的心情比作想要讨公婆欢心而同样正紧张不安的新娘的心境,可谓妙绝。
“娘炮”并非现代独有,中国古代男作家作品中,含有太多“脂粉气”
文章插图
张籍自己也写了一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将自己拒绝李师道收买的坚决比作已嫁他人妇而谨守妇道"事夫誓拟同生死"的妇人,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又婉拒了李师道,也是精彩之作。
中国一向是以集体意识为主导,士农工商中,除元朝外,士人地位最高,所以人人争读书,读书人一向受人尊敬,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而读书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建功立业,为集体为国家做出贡献,借此实现人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建功立业的途径就是做官。读书人求有名望者推荐,官员求上级领导赏识,都恰似女子求夫君宠爱。这种相通之处就使得文人自觉以女子自比,关注女子欲求丈夫关怀的心境,尤其仕途不顺遭受贬谪之人,就直接描摹弃妇心态以影射自身失落心境。
被誉为"花间词祖"的温庭筠,其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一直颇受争议,其争议之点就在于此词究竟有没有比兴寄托?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可能性,不能被直接否定,原因就在于温庭筠的仕途之路的确存在坎坷,为他的不得志提供了可能性,由此为此词中"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的女主人公的行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无人欣赏,因此无化妆打扮的热情。这正合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女为悦己者容",那无悦己者,自然也无心在意仪容了。所以清朝的张惠言说此词是"感士不遇也",笔者认为此观点是有其道理所在的。
“娘炮”并非现代独有,中国古代男作家作品中,含有太多“脂粉气”
文章插图
“娘炮”并非现代独有,中国古代男作家作品中,含有太多“脂粉气”】中国古代男性作家作品中的"脂粉气",是中国柔性审美在文学中的重要体现,既是文化心理传统的影响,也是香草美人文学传统的延续。它具有两面性,本文仅对其成因稍作分析,至于其影响,则暂不在此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