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钱菊英教授:疫情期间,心内科医生防护不可松懈!( 二 )


  • 如果有条件 , 最好负压导管室完成操作;
  • 请院内感控专家指导好防护服的穿脱顺序和区域;
  • 术后导管室、铅衣等彻底消毒 。
  • 钱教授特别提醒 , 在这样的高压力和复杂流程中进行介入操作 , 会对术者提出极高要求 , 增加手术难度 , 科室应仔细评估、平衡利弊 , 切勿盲目开展介入手术 。
    时间窗内的患者可以选择在隔离单间内进行溶栓治疗 。 因为此类患者的转运、抢救过程中存在的传染风险增加 。
    3 保护医护人员 , “中山经验”看这里! 疫情发生后 , 上海市提出全市院内防护要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 因为除了工作中接触导致医务人员被感染风险增高 , 反过来 , 医务人员的感染会导致院内患者聚集性感染的风险 , 所以 , 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 中山医院从医院管理层面做出了最大努力 。
    • 控制传染源:医院在入口处对全体人员测量体温 , 进行流行病病史采集 , 对所有疑似发热患者在院外就实现了分流 。 只有实现早诊断早隔离 , 从传染源上进行控制 , 才可能控制患者对医院整体的感染风险;
    • 按岗位风险进行分级防护 。 对门诊医生在内的高风险一线岗位 , 中山医院根据感控科的建议 , 不同的岗位设立不同的防护级别 , 保证了人员配备外科口罩/N95口罩、帽子、护目镜、面屏及乳胶手套等 , 严格要求人员的防护措施;
    • 诊室管理做到一人一诊室 , 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病史调查 , 诊室定时消杀;
    • 从医院人员管理入手 , 降低各类员工感染风险 。 医院要求 , 春节后所有回沪员工 , 复工前必须有14天医学观察期 , 每日报告健康状况 , 观察期结束后方可上岗 , 上岗后继续每天全员汇报健康情况 , 全方位保护医院人员的健康;
    • 改变就餐方式 , 通过分发盒饭 , 避免食堂内聚集;
    • 加强对住院患者和家属的管理 , 制订陪护和探视制度 , 限制人员流动带来的感染风险 。
    只有通过严格的执行防疫措施 , 才可能在医院这个混杂的环境中最大程度保护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 中山医院在疫情期间医护“零感染” , 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用心与严格!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钱菊英教授:疫情期间,心内科医生防护不可松懈!
    本文插图
    钱教授寄语 目前全国来看 , 湖北以外地区已经连续多日零增长或仅个位数增长 。 但全国复工也陆续开始 , 人群聚集和流动会显著增加 , 因此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压力不能放松 。 对于各复工单位 ,需按要求定时、彻底完成消毒措施 , 每日对员工的体温、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异常上报 。
    对于各医疗机构 , 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 。 因为疫情的原因 , 各类择期手术大量减少 , 但患者的就医需求只是被暂时压抑 , 线下患者的治疗需求在近期会有增加甚至反弹 , 各家医院仍要完善和贯彻人员的预防措施及消毒管理 , 避免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 由于心内科患者大多高龄 , 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的基础疾病患者 , 糖尿病比例较高 。 一旦感染 , 重症或死亡风险很高 , 作为专科医师应保持警觉 。
    葛均波院士说过 , 疫情防控的过程中 , 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 。 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 。 作为医生 , 要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作为社会人 , 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 减少聚集和不必要的外出 。 相信如果人人都有防控意识 , 传染病最终会被战胜的 。
    本文由恒瑞医药提供支持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钱菊英教授:疫情期间,心内科医生防护不可松懈!
    本文插图
    钱菊英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 。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心脏介入中心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Fellow(FAPSI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