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好过打工”|为什么潮汕人总乐于做生意?


 “开店好过打工”|为什么潮汕人总乐于做生意?
文章插图
“开店好过打工”,是潮汕人之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汕尾男孩浩燃在一个小时里用了三次“潜意识”来解释这句话。他说,开店是潮汕人的一种共识,他家的父辈大多奔赴佛山去求发展,其中没有一个人不选择开店谋生,但大家好像都不明白,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开店。
从店里走出去的帮工
“我们这个店是92年开的,在我们店里工作的帮工,后来都自己出去开店了”,已经在外开店近三十年的马姨笑着感叹道。
“开店好过打工”|为什么潮汕人总乐于做生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潮汕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许多年轻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到外地稳定下来后的年轻人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做一件事情——开店。
过去的马姨就是这些年轻人之一。结婚后,她随丈夫来到东莞,起初,夫妻俩与几家亲戚合开了一家五金店,之后五金店生意逐渐红火,开上了分店,后来,几家人拆伙,各自单干。
 “开店好过打工”|为什么潮汕人总乐于做生意?
文章插图
五金店的铺面
如今靠着五金店,马姨一家已经在东莞买了房子,供着四个儿女上学,告别了最初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店面里住的生活。
开店到现在,店里的帮工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他们都来自潮汕。这些人既是在工作,也是来学习,大到统筹进货,小至货品摆放,这些都是学问。到外地去的潮汕人第一步往往是在亲戚的店里打工,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本后,走出去,自己经营一盘生意。
“学会了就走,学会了就走,有的还做我们这个五金行业,有的到深圳去做电器、五金一类的”,马姨笑着说。
工字不出头
东莞石碣镇在2005年时取得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响亮名片,长期以来,电子工业作为石碣的龙头产业,带活了电器、五金、服装等一系列产品。
马姨的五金店就坐落在石碣的一条小街上。五金店不算小,两三百平方米,周一到周五,马姨和店里的帮工总是会格外忙碌。马姨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帮工从店里走出去单干,她用“工字不出头”这个植根在潮汕人心中的观念来解释这一切。
 “开店好过打工”|为什么潮汕人总乐于做生意?
文章插图
潮汕街头上的食店
“不管怎么样,也无论生意大小,都要自己出来做一点小生意,从小做到大”,这是自小身边的长辈向马姨灌输的观念,承载着潮汕人对白手起家、稳定生活的憧憬。
潮汕的开店潮,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自唐代以来,潮汕地区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是明代的造船基地,早在明清时期,独撑红头船,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地区占领地盘的潮汕人,便已被誉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商业文化的百年积累化成一句“工字不出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使他们拥有“东方犹太人”这个响当当的名号。
事实上,潮汕也确实走出了许多首富,自1999年起,连续十五年荣膺全球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最早做的是塑料花生意;原全国首富黄光裕,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连锁模式;曾位列胡润富豪榜前十名的朱盟依,则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
在这些顶级潮汕富豪后面,还有千千万万普通人,在潮汕商业文化的浸润中,对开店有着固执纯粹的坚持。汕头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到了近两千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以上。
“开店好过打工,我也不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但我们的潜意识好像就是这样认为的”,来自汕尾的浩燃说,他家里的父辈大多去往佛山发展,没有一个人不选择开店,营商已经是潮汕人的固有理念。
小圈子和大圈子
“潮汕人在外经商强调宗族、血缘、地缘,擅长抱团而为”,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舜龙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