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如何理解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美国著名分析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
尼采有时在言谈中将他的哲学称为虚无主义,在丹托看来,这个看起来十分合适的称号所暗示的是否定性与空虚。丹托说,“我将把虚无主义理解为尼采哲学的核心概念,通过虚无主义,我将试图表明在这些异乎寻常的学说之间的完全系统性的关联,否则它们就会在周遭的格言与疯狂的附带论述中如此苍白地隐约显现。我甚至将努力表明,这些附带论述既不是尼采必须说出的观点的表面,也不是尼采必须说出的观点的实质,而是诸多例证以及某些普遍原则对特别情况的应用。最后,我希望确定这些普遍原则在主要哲学传统中的位置,并将之作为尼采对于所有时代的哲学家最为关注的一些相同问题所提出的解答。”
以下内容节选自《作为哲学家的尼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虚无主义|如何理解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
文章插图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美]阿瑟·丹托 著,郝苑 译,启真馆丨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一个人很快就会对作为作家的尼采感到厌倦
尼采的著作给人这样一种观感,即它们是汇集而成的,而不是组构而成的。它们主要是由短小而又尖锐的格言与篇幅几乎很少超过数页的短文组成的;每卷作品更多地类似于作者挑选的集锦,而不像一本当之无愧的论著。在一卷作品中任何给定的格言或短文,或许都可以轻易地被置于另一卷作品中,而不会对这两卷作品的统一性或结构造成多大影响。除了按照时间前后排列的顺序外,这些论著本身并没有展示出任何特殊的结构。它们之中没有任何一本论著以知悉其他任何论著为先决条件。
尽管尼采的思想与风格必定有所发展,但是,几乎可以按照任意顺序来阅读他的作品,这不会对理解他的观念造成巨大的妨碍。他数目繁多、秩序混乱的遗作已经形成多卷作品,并由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她自封为尼采文学遗产的遗嘱执行人——赋予了书名。然而,即便存在某些证据,也几乎难以找到什么内在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由尼采之外的某个人亲手拼凑到一起的,甚至一个十分熟悉尼采作品的读者也很难说出,在那些由尼采本人付印的作品与那些由尼采的编辑们用片段拼凑而成的作品之间存在何种差异。
在《悲剧的诞生》中的情况必定是一个例外,这样的例外或许还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前者展示了一种符合传统的统一性,并展开了一个主题;而后者通过在每个部分提出由查拉图斯特拉发表的说教性言辞获得了某种确定的外在结构。尽管如此,这两本书都没有一种井然有序的发展,没有论证或陈述的方向。人们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这两本书。
在这些短文与格言中表达的思想,就像它们的文学表现一样都拥有不连贯的外观。仅就单个段落而言,它们是机智的与敏锐的——“布满了刺痛与隐秘的情趣”——但是,在读过一些这样的短文与格言之后,人们就会觉得,它们易于令人厌倦且彼此重复,尼采将诸多几乎相同的讥讽言辞,反复、再三地投向几乎相同的目标。第一次看见大海的景象,第一次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这些的确能够令精神得到陶醉与振奋,但当这种经验被延长时,这样的感受就消散了;毕竟,波浪在一种显著的程度上彼此相似,它们很快就变得无法辨认,在某种整体的流动与单调的喧嚣中,我们就失去了它们的特性。
一个人很快就会对作为作家的尼采感到厌倦,正如人们或许会对由诸多钻石构成的景象感到厌倦一样,因为这些钻石最终会让彼此的光芒黯淡。在没有结构来维持与引导读者的思维时,读者一旦开始阅读,他们必然很快就会放下这些书,读者会对这些书产生如此的经验:它们或者是诸多彼此无关的孤立阐述,或者是模糊不清的光亮与噪音。
这些格言首先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它们是一个偏执的、恼怒的、具有破坏性的与不近人情的人对同时代的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与文学做出的评论与嘲弄——他是一个聪明的怪人,他拥有某种被滥用了的文学天赋,他有一长串的私人烦恼,他更像是那种不断给编辑写信的人,而不是一位有建设性的思想家。这些格言会让漫不经心的读者觉得,充斥其中的是某种传统的深刻思想与一种业余的与难以捉摸的学识:这些格言提到了哲学家、宗教人物、历史片段、文学作品、音乐作曲,在对这些发表了寥寥数语之后,就迅速改变了主题。人们感到,自己正在打交道的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怪人,而不是一个大学的教授、一个在德国语文学的严格学科中训练而成的学者,或一个哲学家(就此而言,即便是根据“哲学家”这个术语最敷衍的意义,也无法挽救尼采作为哲学家的声誉)。专业哲学写作的标志是精致而巧妙的区分、周密集结的论证、谨慎而又有保留的推断,而尼采明显缺少这些东西。人们也没有听过这位哲学家装出一种冷静而又严厉的腔调。相反,这位撰写小册子的作者长期不满现状,他发出的是一种尖锐刺耳、吹毛求疵,时而近乎歇斯底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