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门诗序节选文言文翻译( 四 )


(作亭之意,)建造亭子的用意,(其然乎?)大概就是这样吧?(其不然乎?)也许不是这样吧?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1.D 2.从石门所在、名称由来、出游年月、同游人数,写到石门的奇观胜迹、游者的感受,最后以佛理点题结束 。
(意对即可)3.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 。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4.相同点:①都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②都注重对山水风光的细致描摹,且讲究辞采,注重骈对 。
不同点:《兰亭集序》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不逃避现实,少空谈 。《游石门诗序》充满了玄风与佛理 。
《游石门诗序》通篇都是丽辞骈句,雕章琢字;《兰亭集序》以灵活自由的散句为主,语言纯朴清新 。(意对即可)。
7. 文言文《孟门》中描绘石门和水的句子石门: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
水: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其水尚奔浪万寻,悬 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 。
1.孟门山【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 。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
2.译文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 。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 。”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 。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
3.赏析
郦道元是作山水文的大家,他的《水经注》,在对祖国山川景物的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不少篇章,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河水》中的“孟门山”一节,即是其中之一 。此节主要描写了黄河经过孟门山这一地段时,两岸山峰的险峻,河水的急流汹涌 。展示了祖国山河雄伟壮观的景色 。全文可分三段 。
恋阜周围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的意思意思是:一圈圈的环形山峦围绕在周围如同屏障,一块块高耸的岩石支撑起一片开阔的空间 。
出处:东晋·慧远《游石门诗序》
原句:
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 。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 。清泉分流而合注,禄渊镜净于天池 。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怪松芒草,蔚然光目 。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
译文:
最后,终于登上山顶了,背倚岩石,美丽的景色环绕身边,仔细地往山峰下观看,这才知道庐山七岭之美,皆蕴藏于此:两座山峰对峙在前方,重重的山岩叠耸在后面 。一圈圈的环形山峦围绕在周围如同屏障,一块块高耸的岩石支撑起一片开阔的空间 。
这些岩石有的像石台,有的像石池,有的像宫馆.….看到可以比拟的景物,让人感到无比喜悦 。还有一道道的清泉先是分开流出后又合在一起泻下,天池里的潭水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天空 。彩色的石头散发着光彩,鲜明得像展开了美丽的面容 。松柳和芒草这些草木生长得茂盛而耀人眼目 。它们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造物的神奇和美丽 。
扩展资料
《游石门诗序》赏析:
此序为《游石门诗》而作,诗所不及言的则详于序,故序记述游踪所至,风物之美,以及心之所感发 。古时为诗作序,后世或无诗而专以序名篇,于是二体并行 。前者如韩愈的《荆潭唱和诗序》,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后者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僧浩初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