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哪里 鸿雁传书的意思和典故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书信一直就是相隔两地的人们保持通讯的情感纽带,是连接彼此、表达情感的交流形式之一 。在交通尚不发达、通信不甚方便的年代里,一纸书信能将思念、担忧和关切都诉诸笔端,亲人表惦念、友人诉衷肠、游子传归期、将士报平安……
由此,我们读懂了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万分焦灼,也体味到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缱绻思念 。我们领会着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中的纯挚情谊,也感动于陈玉兰“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中的深情挂牵 。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多少情长纸短,多少离合悲欢,寄深情离不开“鱼雁” 。
当你铺开一张信笺,拿起饱含墨汁的笔,将心中蕴藏的情感洋洋洒洒地写出时,当一封封书信经过长途跋涉被送到收信人的手中,进而被拆封、阅览和珍藏时,那其中承载着的种种朴质真情,远非语言所能形容 。
如今,微信、QQ、电话、短信让人天涯如咫尺,却总是少了点见信如晤的期待 。快递包裹很多,却没了一纸信笺的期盼 。写信、收信、读信在通讯科技发达的当下,反而显得弥足珍贵 。
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递消息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书信演绎了太多动人的故事,记录了太多让人心潮澎湃的瞬间,创造了太多穿越时光的浪漫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有关书信的那些事儿 。

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哪里 鸿雁传书的意思和典故

文章插图
01
信的由来及发展史
远古时代,人们就有”书信”的来往,据说以“结绳记事”、刻符等方式来”通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为便于处理政务和列国之间的联系交涉,书信也就多起来了 。最初“信”与“讯”通,专指送信使者,把一切信件泛称为“书”,以后才合称“书信”,变成了一种文体 。
到先秦及秦汉,出现了手书、家书、尺牍、手札、信函 。两汉书信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写给尊贵者的,凡群臣上书于皇帝者,一称“章”,多用于谢恩陈事;二称“奏”,多用于要事急陈;三称“表”、“疏”,多用于析陈原委;四称“驳”,多用于提出异议 。一般书信则仍称为“书”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文章内容逐渐扩大,不断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还增添了艺术风采,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都是传诵千古的书信名篇 。
唐宋是古代书信的全盛期 。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为代表的一些文人留下了不少书信名篇 。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就是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读来感人肺腑、沉郁悲痛 。到了明清,书信之文短札小品是其特色,清朝的家书也曾盛行一时,比如曾国藩家书 。
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哪里 鸿雁传书的意思和典故

文章插图
02
为什么书信又称为“鸿雁”呢?
我们经常能在诗文中看到古人用“鸿雁”代称书信,这和鸿雁的天性以及“鸿雁传书”的典故有关 。
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因为副使张胜和匈奴内部谋反的势力有过接触,苏武遭牵连被扣留 。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愿屈服,被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19年 。
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要求送回苏武等人,匈奴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到匈奴,打探后得知真相,对匈奴谎称“天子(汉昭帝)射上林(皇家林园)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湖)中”,单于大惊,只得让苏武等人回国 。这就是“鸿雁传书”的典故 。后常用“鸿雁”雅称书信,人们也开始视鸿雁为信使 。
鸿雁,是一种群居水边的大型候鸟,俗称大雁 。鸿雁有秋去春还的本性,它们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移,信守有组织有时间的群聚活动 。因此,在通信不便的古代,人们思念亲人时,就把自己传递信息的希望寄托在这种有信义的候鸟身上 。
大雁南来北往的景象,总是能激起在外漂泊的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于是,文人们常常借雁抒情 。
比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牧《赠猎骑》中的“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所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