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北宋元年,苏轼被贬黄州,在东坡过起了农耕生活,并自称“东坡居士” 。在那里,苏东坡每天除了劳作和赋诗下棋,还在闲暇时间琢磨起了烹饪技术,苏东坡有一道糯而不腻的烧猪肉博得了客人的高度夸赞 。
后来,苏东坡四处为官,东坡肉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
苏轼还曾写下一首打油诗名曰《猪肉颂》,来总结东坡肉的烹饪方法:“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由于“苏东坡”这篇“食猪肉”诗歌的传播,他的这套独特的炖肉方法也被人们看好,老百姓使用他的名字命名,“东坡肉”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 。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 。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 。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 。
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 。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 。
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 。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 。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
东坡肉的做法:
主料:三层肉1条 。
辅料:食盐1勺、蒜1个、生姜1块、老抽1勺、生抽1勺、料酒1勺、冰糖1块 。
步骤:
1、准备好食材,三层肉,带皮、还有生姜、蒜等 。
2、三层五花肉,放入水中,焯下;煮沸 。
3、捞出,切成四方块 。
4、然后,再把四方块的肉,用根棉线,绑起来 。
5、准备一个平底锅,绑好的五花肉,放进去,煎下 。
6、煎至四面都微黄,就可以,取出 。
7、准备好生姜、蒜还有生抽、老抽、还有料酒 。
8、依次都放入砂锅中,肉肉整齐的摆放好 。
9、再把各种调料也一并加进去 。
10、盖上盖子,焖烧,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满炖,直至五花肉熟烂 。
11、收汁,就可以了 。
东坡肉历史典故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 。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 。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
拓展资料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 。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 。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 。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东坡肉
《东坡肉》的来历50字苏东坡因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 。他自己开荒种地,便因此地号称“东坡居士” 。这也是“东坡肉”名字的由来 。宋神宗驾崩后,苏东坡重新被起用,调到杭州作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 。他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把挖起来的泥堆筑成了长堤,后来被称为苏公堤 。老百姓为了赞颂苏东坡的功德,到了春节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