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 。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 。由此,礼转为法 。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 。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 。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 。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 。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 。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 。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 。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
2)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 。其含义两点:
(1)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他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成相》)“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 。只是法的特点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 。
(2)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 。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 。他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 。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 。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致士》) 。荀子以为,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 。总之,荀子的礼法兼施、王霸统一,是对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未爆杂用的先河 。
3.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
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 。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荀子·非相》)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 。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 。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效》) 。“法后王,一制度”即是把一切都纳入新兴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制度与范围上来 。
五、“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1.“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立足于经验的认识发展阶段
依据其自然主义思想,建立自己的认识论 。在他看来所谓“知”就是主观与客观有所合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解蔽》)认识就在于以“人之治”和“物之理” 。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缘天官”、或“天官意物”:“天官”就是人的感觉器官 。在这一阶段人首先依靠感觉器官来把握事物 。第二阶段,“心有征知”:荀子把思维器官称为“天君”或“心”,其功能为“征知” 。“征知”就是对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析和验证,形成概念和判断 。
2.“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上的最大隐患在于“蔽于一曲而訚于大理”,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需要“解蔽” 。而“解蔽”的方法就是靠“心”的“虚壹而静” 。所谓“虚”就是不让以有的知识妨碍即将接受的新知 。心能同时兼知两物,如果能做到使两物不互相妨碍以影响认识,谓之“壹” 。不以混乱的胡思乱想淆乱正常的认识就是“静” 。即要在认识中排除干扰、精力专一、发挥思维的能动性 。这样的心理状态就叫“大清明”,这是认识的最高状态 。
3.“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在知行观上,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的命题 。他认为认知的落脚点在于“行”,“行”不仅是知的来源,也是知的目的 。但荀子的所谓行,不可作社会实践理解,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 。因而所谓“学至于行”,也就是“学至于礼”,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劝学》)的地步 。
4.“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对名实关系,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思想,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所以有名”,即制名的必要性:“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 。“辨同异”,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野和各种等级称谓 。
- 涂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 c1驾照条件满足可以升b2是真的吗 c1增驾b2需要什么条件
- 社保中断有什么影响 可以补交吗
- 空气洗可以代替干洗吗
-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 雍正一共在位多少年
- 土豆可以和鱼一起煮吗怎么做
- 土豆可以去黑眼圈吗
- 皮鞋可以用液体鞋油吗
- 土豆可以煮面吗
- 土豆可以做哪些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