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在汝中”,宝贝就在自己的身上 。《永嘉证道歌》曰:“穷释子,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正如王绍璠先生语:“珍宝未为宝,心性乃真宝,此为得道之人也 。”
君子内在充实之谓美,而无须依赖于外在之富丽华贵 。“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所以君子不必有爵位而自尊贵,不有必禄秩而自富裕,不必多言,而人自信倚,不必发怒而人自畏威,居于穷困,而自尊荣,独处一室而自愉快 。岂非因最尊贵、最富裕、最重大、最威严之情,都叠积于君子哉!智慧具足,富足具足矣 。如此人生,自在洒脱矣 。
(一叶/20210628)
荀子·开篇
今日起,开始解读《荀子》,以对荀子这位先秦思想家的思想进行全面解读和思考,也为丰富自身国学理解的实践借鉴 。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早年游学于齐,曾三次担任齐国学宫之长 。后为楚兰陵令 。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 。
荀子独尊孔子思想,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1.天道自然的思想
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 。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 。(《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 。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 。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 。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 。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 。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 。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 。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 。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 。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
- 涂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 c1驾照条件满足可以升b2是真的吗 c1增驾b2需要什么条件
- 社保中断有什么影响 可以补交吗
- 空气洗可以代替干洗吗
-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 雍正一共在位多少年
- 土豆可以和鱼一起煮吗怎么做
- 土豆可以去黑眼圈吗
- 皮鞋可以用液体鞋油吗
- 土豆可以煮面吗
- 土豆可以做哪些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