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师旷论学》,出自《说苑》,作者是西汉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
启示
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
“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 。要活到老,学到老 。
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 。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是什么?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
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原文:
师旷论学
刘向 〔两汉〕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
扩展资料:
七十高龄的晋平公还想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执政能力,但他又担心岁数太大,为时已晚,便向著名乐师师旷请教,师旷劝国君炳烛而学,并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烛之光 。
这三个比喻里就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内,尤其是烛光精神对人们的启迪更大 。可见终身学习的理念古已有之,并非今人独创,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是积极消费人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少壮”要努力,“老大”不伤悲,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谁不学习谁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成为落伍者,终被社会所淘汰 。
《师旷论学》的翻译翻译: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 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出处】《师旷论学》——西汉·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
扩展资料
1、《师旷论学》阐述道理
一是学习在生活中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应该一直努力学习 。终身学习有益于终身学习 。二是“老而求知”不如“年轻而求知”、“坚强而求知”,但总比“坏而求知”好 。学习永远不嫌老 。三是如果你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立志学习永远不嫌老 。有目标、有毅力、有决心,就一定能成功 。
2、《师旷论学》作者介绍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
-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
- 诏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 越妇言文言文中极的意思
- 在文言文里慧的什么意思
- 在文言文里则是什么意思
- 在文言文里子是什么意思
- 在文言文中必字都有什么意思
- 在文言文中等死是什么意思
- 在文言文中对女子敬称有哪几个
- 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