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拥有第一本长篇小说的过程 。
3.了解“我”家境的贫寒、母亲的辛劳,初步感知母亲的慈爱、善良和母爱的深沉、伟大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游子吟》,师生齐唱 。
师:同学们唱得太投入、太有感情了,从这首歌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师:很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写的一篇表现母子情深的文章——《慈母情深》,听听他买第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背后的故事 。(师板书:慈母情深)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教师用音乐深情导入,切中主题,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调 。
二.检查预习 。
1.重点字词 。(学生课前总结,教师点拨,当堂识记)(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
(指名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读 。)教师适时强调读音,如“魄、抑、颓、龟”等 。(2)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价)重点指导“辞、抑、碌、脊、酸”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
2.作者简介: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 。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中篇小说《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以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均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这是对同学们预习成果的检查,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学们有了成就感、收获感,才会 。
小学语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http://imgkk2.shadafang.com/230101/164P92015-2.png)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了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绵绵的爱恋,母亲对孩子的爱如一条清澈透明的河,不舍昼夜地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 。于是,母爱便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母爱有关的文章《慈母情深》
2.每当想起自己的母亲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呢?谁愿意带着感受来读课题;
3.课题中的“深”字能去掉吗?为什么?深字是课题的题眼,不能去掉 。慈母情有多深?又深在何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 。
二.初读课文: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为了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向母亲要了多少钱?一元五角钱对于我们来说多吗?那么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 。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舍不得吃炒菜,常常一块臭豆腐要吃3顿 。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
)通过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3.我向母亲要的一元五角钱,母亲给我了吗?我手里拿着一元五角钱应该高兴才对,而我却鼻子一酸,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下面请同学们按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议一议的方法自学课文 。对于那些能引起我们心灵一震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最好能联系文章的其他内容,想想文章感动你的到底是什么?然后用一两个关键词写下自己的感受 。
4.学生独立自学课文
5.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 。
画面一: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1)震耳欲聋什么意思?(通过哪些词语能看出母亲工作在震耳欲聋呢环境中呢?)你听过这种声音吗?有什么感受?(烦躁想离开)我的母亲能离开吗?(2)这是母亲工作的地方,这震耳欲聋的噪声停止过吗?消失过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挣血汗钱,就这样工作了十二年 。我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挣钱,心里什么滋味?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画面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
-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景阳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
-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
-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