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中,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 。
一.抓住对话,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
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对“傲慢、轻蔑、和睦相处”等重要词语加以理解,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 。通过“不敢,铁罐兄弟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
在讲解“轻蔑”一词,我查阅了资料,利用字理理解,让学生感受这个蔑字,还让学生透过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理解文本 。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对于学生正确全面认识陶罐和铁罐有很大的帮忙 。
二.关注提示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第三组对话,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寻找提示语了,但这一组恰恰没有 。于是,我加入了提示语的填空,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内容和标点符号 。学生以前积累过一些描写生气的词语,如: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等,这时,他们迁移了以往积累的词语,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神态和内心活动,此时学生已经关注到了提示语的重要性 。
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
三.个性化表演,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 。
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和善之感 。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让学生戴着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鼓励他们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动作 。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 。
课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
文章插图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课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供您参阅 。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 。通过“不敢,铁罐兄弟 。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 。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 。
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 。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 。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
- 《老人与海》的原文是什么?
- 《晋书·嵇康传》文言文句子翻译。
-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学案例
- 《弟子规》读书心得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 史铁生的《老海棠树》的原文
- 高尔基的《海燕》全文
- 顾城的《远和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