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9课《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

八上19课《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

八上19课《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

文章插图
阿里山纪行吴功正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 。
”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
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 。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 。
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 。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 。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 。
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 。
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有一种瞬间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 。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 。
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 。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 。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 。为躲避进山的门卫检查,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所罕至的地方,然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 。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 。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
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 。大就成了“精”,成了“神” 。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 。
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 。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 。
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 。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 。
阿里山纪行阅读及阅读答案
八上19课《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

文章插图
“神木”遭雷劈,虽遭巨创,仍有一段还“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表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因此,“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阿里山纪行阅读及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 。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