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二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新津机场修建复原彩照
但是这些人来此不是为了享乐、放松 , 恰恰相反 , 他们要在此进行工作量极大的劳动 , 而且全部依靠自己的双手完成 。
建设机场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 , 起码要经过七道工序才能算基本成型 , 轰炸机场的要求更高 , 还有第八道工序——浇上一米厚的混凝土 。
这些 , 全部都是四川人民在不借助机械的情况下完成的 。
没有大型机械 , 他们只能用锄头、铁镐将河边的石头挖起来放进筐子里 , 再人力背到新津机场建设的地方 , 最多使用简单的推车将石头一筐筐推走 。
机场建设地堆起的块垒分明的“石墙” , 就是四川人民在新津奋斗的最好的证明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墙
即便是只到大人腰部的小孩子们也要参与到修建中 , 否则人手是不够的 。 他们拎起比自己还要高一点的铁锹和铁镐挖石头 , 他们用两块大石头相互砸使之破碎 。
他们年龄小、块头小 , 却灵活地穿梭在采石场与碎石厂之间 , 成为一个个小小的劳动力 。
驴车和马车是那个时候最为稀缺的工具 , 首先因为驴子和马匹的数量就不多 , 再者 , 在人都活不下来的时候 , 驴和马也瘦得不行 。
驾驶着车辆的人勉力催动由两到三匹牲畜拉起的装满矿石的车往前走 , 可惜速度也并不比旁边走路运石头的民工们快很多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一个小女孩 , 挑着两担石头
运送非常不容易 , 碎石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 缺少碎石工具的民工们 , 用锤子将较大的石头一个个砸成小块 。
当锤子磨损严重的时候 , 或者有的时候连锤子的数量都不够的时候 , 负责碎石工作的妇女只能用手将一个个石头砸碎 , 使之成为适合铺设跑道的小石子 。
这些小石头后来还需要筛一下 , 这一步也是人力完成的 。 两个人共同举起一个大大的筛子 , 将土石一起混合倒在上面 , 随后用力地左右摇晃 , 能够被筛掉的就是已经合格的 , 没有被筛掉的还需要返工 , 再被努力砸成更碎的样子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一个小孩 , 正在将鹅卵石砸碎
除了碎石以外 , 沙子也需要被处理 。 在修建跑到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沙子 , 而是泥浆 。 依照我国现在的工业化程度可能很难想象当时四川的人民如何制作泥浆:
他们将沙子倒入一个个人工开凿的水塘中 , 水塘中的水是他们通过需要人踩踏来运行的简易抽水机从附近的河流抽来的 。 随后 , 人们站进水塘中 , 不断踩踏 , 通过人为不断地搅拌来让沙子和水混合均匀 , 成为合格的泥浆 。
还有一种小一些的 , 是用一些木板搭出来一个盆 , 在其中注满水 , 不断倒入沙子 。 在盆旁边的人们就用棍子在里面搅拌 , 直到泥浆成型 。 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 , 有的时候甚至要一整天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一群百姓正在搅拌泥浆
碎石被人工铺在跑道上 , 随后再倒上泥浆使道路平整 。 民工们两人拿着一个装满泥浆的桶 , 慢慢倾倒在碎石跑道上 。
他们中有些人的鞋子已经被磨破了 , 有些人完全没有穿鞋子 , 脚上只裹着一层泥浆 。 就这样在烈日之下 , 站在仍有棱角的碎石上 。
飞机起飞的时候对跑道的平整程度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 现在的我们有压路机可以使用 , 但在当时 , 只能用水泥石磙代替 。
完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石磙有15吨重 , 一人多高 , 每次拉动需要八十人;小一号的石碾也有8吨重 , 需要50人才能拉动 。
拉动这个石磙的民工们 , 仿佛古代河流上的纤夫一样喊着号子 , 每一次拉动石磙 , 仿佛脚下的大地都在震动 。

40年,150万川人用榔头推车建起4座机场,保证B29能轰炸日本本土
文章图片
一群百姓们正在拉一个石碾 , 天空中正好有一架飞机经过
四川的妇女老幼们 , 用五个月的时间将原本只够普通军用飞机起飞的新津机场 , 扩大到了足以让重型轰炸机起飞的程度 。
原本只有一条1200米跑道的新津机场 , 扩建之后拥有了一条2600米长、60米宽的主跑道 , 以及两条1400米长、45米宽的副跑道 。 仅机场面积就达到了5651亩 , 在当时是超大型的军用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