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二 )


但对于以上重重奏疏 , 神宗全部“不报” , 官缺只能愈演愈烈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用人而不任
官缺产生后 , 令他官兼理政务的现象多有发生 。
万历中后期 , 神宗久不上朝 , 这种现象已不足为奇 , 六部、都察院等各类重要官职均有官员长期兼职的情况 。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至二十六年(1598年) , 工部尚书一职分别由两位侍郎兼理四年多;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 国子监祭酒一推不补 , 而以司业代之;太仆寺少卿数推不补 , 而令别官兼署;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 甚至出现吏部、礼部、刑部、工部、都察院皆由佐贰官或其他部门尚书兼职的现象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虚位不补、用人不任 , 皆是皇帝怠政的表现 , 可谓是选官用人的怪相 , 忧患重重 。
一曹之事由他官兼署 , 或不熟悉事务、或给官员增添负担 , 影响工作效率 。
同时 , 一些位高权重的官职 , 如吏部尚书 , 若由他官兼署 , 难免出现权柄转移的情况 , 明后期的阁部之争多表现于此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补法不行官员也无奈
明后期 , 皇帝在补缺中持消极态度 , 官员之间政治斗争激烈 , 朝堂混乱 , 各类补缺方法也相继失灵 , 造成官员结构的失衡 。
铨法不行的失灵主要表现在于官员补缺之时多番延迟、取消 。
明代各类官员的补缺方式不同 , 一些高级、重要的官职采用推升的办法补缺 , 而中下级官职则通过统一的大选进行补缺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故而在补缺过程中 , 吏部需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官缺 , 及时升补疏导 。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 就会导致各类官缺都难以如期填补 。
大选之前 , 要先进行中上级官员的推升 , 使得官员上下流动 , 为初授的低级官员腾出官缺 。
而吏部请求推升的奏本不被批准 , 便直接影响大选的进行 。 更有甚者 , 大选惨遭到罢废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上述情况多与吏部堂上无人有关 。
吏部作为官员铨选的负责机构 , 掌百官之事 , 却“掌印无官” , 下属四个清吏司事务尽停 。
这已经是严重的官缺现象 , 但其缺并未得到及时填补 , 进一步致使官员大选无人负责 , 不得不罢废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吏部尚书的态度也往往直接影响大选 。
万历中后期 , 一些吏部堂上官常于大选之前请假称病不出 , 但铨权之重 , 非他官所能干预操持 , 严重影响大选的进行 。
一些吏部属官也常常明哲保身 , 不参与大选 。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 大选候选人多且日期甚迫 , 但吏部尚书无人 , 只有左侍郎杨时乔署事 , 而杨时乔称疾坚卧 , 于是皇帝命移大选日期推至明岁正月举行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此外 , 科道的考选也多有停止 。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 吏科给事中姚士慎上疏 , 直指台谏官的缺额严重;
三十九年(1611年) , 考选疏上 , 却一直留中不下 , 台谏考选废弛 。
科道考选时间本就不固定 , 正常情况下 , 吏部根据科道官缺的数量 , 来决定考选的开展事宜 。
但万历以后多加抑制 , 弊病丛生 。 大臣多番请求改制 , 认为考选之法的积弊日渐 , 但科道缺员甚多 , 亟待寻求合适的方法替代 。 但大臣的奏请均未得到皇帝的答复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
结语
综上所述 , 不难看出明朝晚期官缺有多么严重 , 更能看出明后期的皇帝对朝政已经到了不管不问的地步 。 如此这般 , 问题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 , 最终已经到了无法挽留的局面 , 再加上后期党争严重 , 奄奄一息的大明就此落幕 。

懒政怠政,明朝后期官员短缺严重,皇帝不作为当官的也无奈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