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殿试读卷是判定考生殿试策问之优劣等第的过程 , 是殿试排名的决定性环节 。 严格把控殿试读卷能挑选出来真正优秀之才 , 从而保证不会有舞弊的情况出现 。
明初 , 皇帝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把控达到极致 , 皇权在读卷环节有绝对的威慑力 。
但随着明代皇权的逐渐削弱 , 与内阁地位的提高 , 皇帝在殿试读卷环节的权力辐射范围受到限制 , 甚至出现了“去取之柄则在内阁”的局面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为保障皇权在殿试取士上的绝对权威 , 皇帝在读卷环节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 还首创了殿试读卷官回避制度 , 提高了殿试的公平性 , 扩大了皇帝在殿试取士过程中的权力辐射范围 。
此外 , 皇帝在进行鼎甲排名时 , 除了考生答策的质量外 , 还会受到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 , 体现了皇权的无条件性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 明朝殿试皇帝是如何阅卷的并且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阅卷规则的严格
因殿试考生人数众多 , 皇帝不可能亲自批阅所有试卷 , 故任命有才学的大臣为读卷官 。
为保证阅卷质量 , 防止读卷官作弊 , 减小阁臣在阅卷环节的影响力 , 明代皇帝针对阅卷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 , 对殿试阅卷的规则进行了完善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殿试阅卷时间是指试卷弥封之后 , 到读卷官进读试卷之前的时间范围 。
明初殿试阅卷时间并不固定 , 有时几乎没有阅卷时间 , 自永乐起 , 仅有殿试结束后的半日作为读卷官阅卷时间 。 阅卷时间如此紧张 , 且考生众多 , 很容易影响读卷官的阅卷质量和水平 。
弘治六年(1560)正式奏准 , “读卷并放榜等项递移次一日” , 此后成为定制 。
孝宗将读卷日期延期一日 , 读卷官阅卷时间延长 , 阅卷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嘉靖五年(1526)以前 , 试卷转送及读卷官阅卷程序并不十分严格 。
明代叶盛曾于景泰二年(1451)担任殿试弥封官 。 他在《水东日记》中对这段经历记载:按例 , 读卷官应将所阅之卷分为三个等次 , 汇总后由一等中选出进读的一甲试卷 。
但从叶盛描述 , 在将试卷分送各读卷官以前 , 阁臣已提前将备选的一甲试卷选出 , 不会分送 。 其余试卷则分送到各读卷官处阅卷 , 并分为上一等、次二等两个等级 。
阅卷完毕后由内阁进行汇总 , 上一等定为二甲 , 次二等则定为三甲 。 进读的一甲试卷完全由阁臣决定 , 进一步讲 , 其实是由权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内阁读卷官掌握鼎甲人选的选择权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嘉靖五年(1526)殿试 , 针对上述问题 , 世宗在大臣的建议下 , 对殿试阅卷的程序与规则进行规范 。
为革除其弊 , 保障殿试的公平性 , 礼部尚书席书建议 , 为防止殿试阅卷时发生奸弊现象 , 试卷应该“糊名混送” , 鼎甲三名的人选亦应由众读卷官共同商议决定 。
此外 , 他还向世宗建议 , “弥封官不得预送 , 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 , 不得回宿私第 。
起初世宗并未同意 , 但席书坚持再次上疏 , 陈述利弊 , 最终征得皇帝同意 , 并将“弥封官不得预送”、“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著为令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进读数量的变化
读卷官向皇帝进读的试卷是拟定备选的鼎甲试卷 , 由皇帝钦点状元 , 榜眼 , 探花 。
读卷官在阅卷过程中 , 先根据考生答策的内容 , 将试卷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 并从上等中选出一甲备选试卷 , 次日一早 , 再将备选试卷向皇帝进读 , 由皇帝确定鼎甲名次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在殿试读卷过程中 , 因为皇帝政务繁忙 , 大臣阅卷到预分三甲试卷这一环节 , 皇帝很难顾及 。
明初由于皇帝“治尚严峻” , 弊端并未暴露 , 但随着内阁权力的扩大 , 一甲试卷的预备卷与二三甲进士名单 , 基本由阁臣决定 。
也就是说 , 殿试读卷与分甲定次环节 , 皇帝的权力辐射范围逐渐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