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二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自明初至嘉靖五年(1526) , 读卷官一直向皇帝进读一甲试卷三卷 。 而鼎甲人数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 , 故皇帝仅对读卷官进呈的三卷试卷进行顺序上的调整 , 确定三人排名 , 并没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
嘉靖八年(1529)殿试 , 世宗为改变阁臣决定鼎甲人选的局面 , 下令将试卷进读数量由三卷增至六卷 。
读卷官提前将六卷分为“优”与“稍优”两个等级 , 每等级各三卷 , 供世宗参考 。 进呈试卷数量的增加 , 扩大了皇帝在钦定鼎甲排名时的选择范围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嘉靖十四年(1535) , 世宗再次下令 , 将进读试卷进一步增加至十二卷 。 直到崇祯七年(1634)以前 , 一直保持着进呈十二卷的定例 。
读卷官在提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等 , 每等四卷 。 进呈后 , 世宗各览一周 , 评定甲次 , 在一甲三卷卷首各有批语 。
皇帝亲题批语 , 既是皇帝对殿试、对考生看重的表现 , 又是其博学、高明的体现 。
世宗在品评试卷之时 ,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 并未完全按照读卷官所拟的试卷等次确定结果 , 鼎甲的人选与排名 , 完全由皇帝的“圣意”决定 , 读卷官的预排名仅起到参考作用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崇祯时期 , 国家内忧外患 , 崇祯帝迫切需要大量人才 , 以挽救统治危机 。 崇祯七年(1634) , 皇帝“命再呈十二卷” , 进读卷数增至二十四卷 。
当年的殿试策中说道:“策所与共治天下者 , 士夫也 。 今士习不端 , 欲速见小 , 兹欲正士习 , 复古道 , 何术而可?”
足见崇祯帝对士风的不满以及良才难觅的焦急之意 。
为在殿试中选拔有能之士 , 避免遗漏贤才 , 崇祯帝决定增加试卷进读数量 , 亲自挑选人才 , 故在崇祯七年(1634)扩大进读规模 , 增至二十四卷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总的来讲 , 自嘉靖八年(1529)起 , 皇帝不断增加殿试进读试卷数量 , 不仅使得皇帝在钦定鼎甲排名时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 还使皇帝的钦定甲次范围扩大 。
通过这种方式 , 皇帝改变了内阁操纵一甲人选的局面 , 在增强殿试的公平性的同时 , 达到了扩张殿试取士权的目的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首创殿试读卷官回避制度
明代皇帝为防止殿试考官徇私荫庇子侄血属 , 首创殿试读卷官回避制度 。
宋制 , 乡、会试考官如遇亲属参加考试 , 均应避嫌 , 唯殿试因皇帝担任主考官 , 考生为天子门生 , 故考生父兄虽为考试官 , 却不需要避嫌 。
为了保持公正性 , 明代在殿试这一环节增加了读卷官回避制度 , 若有子侄血属应试 , 读卷官理应主动奏请皇帝 , 申请回避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公平阅卷是每个读卷官应尽之责任 , 不论回避与否 , 读卷官都应该具有公正阅卷的意识 。
明代皇帝实施殿试读卷官回避制度 , 目的是防止读卷官徇私作弊 , 保证殿试的公正性 。 可以说 , 它是防止殿试读卷官作弊徇私的一项有效措施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皇帝鼎甲排名的无条件性
皇帝是鼎甲排名的最终决定者 。 在皇帝进行鼎甲排名时 , 除以考生答策的优劣为标准外 , 皇帝的政治考量 , 以及个人的好恶等额外因素都会影响鼎甲排名的结果 , 体现了皇权的无条件性 。
考生答策的优劣是皇帝进行鼎甲排名的最主要标准 。 读卷官在向皇帝进读一甲试卷时 , 会提前将试卷进行预排名 , 作为皇帝决定名次的依据 , 但最终名次以皇帝钦定结果为准 。 当皇帝对试卷对策的优劣看法与读卷官不一致时 , 会更改读卷官所拟排名 。
除考生答策质量的好坏外 , 鼎甲排名的确定 , 还受到皇帝个人因素的影响 。

明朝时,殿试读卷变化不小,皇帝为何从读三卷变成读二十四卷?
文章图片
政治因素的影响
皇帝在确定殿试甲次时 , 有时也掺杂着政治考量 , 甚至会为了朝堂的稳固 , 违背本心取士 。
如万历五年(1577)殿试 , 张居正之子张嗣修应试 。 读卷官进呈试卷时 , 拟将宋希尧选为第一 , 张嗣修则位列二甲第二 。 拆卷后 , 神宗亲擢置嗣修为榜眼 , 转降宋希尧为二甲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