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人业”而不是“物业”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大学是“人业”而不是“物业”

大学是“人业”而不是“物业”

——在 2013 年 4 月 12 日教代会上的即兴发言

许锡良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接着刚才肖校长的话题说下去。刚才大家说到,现在学校里还有许多老师在用粉笔与白板笔上课,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在互相扯皮。在互联网时代,我认为无论粉笔还是白板笔,其实早就应该被淘汰。相反,我觉得学校教室的互联网设备要精心维护好。

作为老师,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遭遇到网络设备不通,上不了网,甚至用不了投影设备的情况,教室里的互联网让我们的课堂直接通往外面的世界。用现代科技设备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很有意义的。现在国内各大网站都开设好世界名牌大学的公共课程,有时让学生听一听,直接汲取思想营养,学会思考,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很有意义。

 

另外,我为今天我的迟到表示歉意。今天因为没有接到具体的开会时间,尽管打的士匆匆赶来,还是迟到了十多分钟。其实现在互联网发布信息很方便,只要利用群发功能,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发到每位代表的手机里就非常方便快捷准确。还有我接到会议通知只是在几天前。

学校教代会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以为应该事先列入学校的校历表,让我们一开学就知道学校哪天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做,哪些是我们必须参与的,各自的职责与岗位在哪里。需要讨论哪些问题,相关问题应该提前至少一周将材料发到各位代表手中。不能够临时通知各位代表。做事有计划,是一个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刚才听肖校长的报告,深有感触。下面,我谈点今天听报告的体会。总的一个印象是报告非常务实、简洁,充分反映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不回避问题所在。学院在结构、规模、质量与效益几个方面发展,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肖校长的讲话振奋人心,感觉学校发展大有希望。学校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工作的开展都非常有必要,也存在许多困难。但是,许多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一些重大的项目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推进。整个学校的发展是一盘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许多事情做起来是艰难复杂的,在目前的体制下,学院的发展方向正确,方法对头,路径通畅,前景美好,这是我首先要肯定的。

 

下面我要说一些不足的地方。刚才肖校长在报告时说到一件事情,就是说学校有一个老师在学校的教学督导员进教室检查时把人家赶了出来。我在这里特意说明了一下,那位老师就是我本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正在上儿童文学课,同学们到得很齐,听课也听得认真,我也讲得津津有味,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就闯进了两位不速之客,而且站到我的讲台上来了,说是要是点名。我只得问清缘由,对方说是来点名的。

一百多名学生,如果要点名,至少也得十几分钟,而且我停下课来点名,这算什么?因此,我要求他们站在课堂后面去点名。这样打扰别人上课也是不合学校规章制度的。可能许多人还不是很清楚这事,既然校长报告说到这个事情,我就特意说明一下。

 

我自读师范院校算起,研究教育教学至今也有26年时间了,来学校也有16年时间了,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就是教育校长、中小学教师如何上课的,不是说没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说实在的现在的督导人员有多少能够对他所督导的教师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听他们的一堂课下来能够讲出多少教育教学的道理来?还是值得怀疑的。

有一次,有一个老教授来我的课堂督导,一看是我在上课随即就出去了,因为我们很熟悉,多次在一起探讨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他非常清楚什么样的老师是合格的,优秀的老师。他没有督导我,而是向我道歉说,他不是故意的,而是被安排来的,都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意义不大。这样的老先生在我们学院不多见。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教学质量工作的提高更要走内涵发展而不是只是从形式上去做工作。

 

说到学校的教学督导检查这个制度安排,我也觉得很有必要,但是,一个大学仅靠外在的检查督导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学是一件软性的工作,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他虽然人在场,但是,拿一本书或者拿着自己的手机混课堂,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个老师不愿意讲好课,即使后面站十个督导员也没有用,教学是要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育热情才有可能做好的工作。牛不喝水强按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大学里的关键是要增强学术引导,在大学里大兴教学研讨之风,多给学生引介一些著名学者、专家、教授开设讲座,引导学生形成读书研讨的风气,从正面引导整个学术研究风气与教学风气。但是,现在中国的大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前途迷茫,精神不振的现象,教师群体呢?也存在着消极怠工的现象,这后面都是有原因的。

 

前不久中山大学法学院一个年轻的博士、副教授跳楼自杀了,留下的遗言据说是压力太大。压力有哪些方面?教学的压力、科研的压力,特别是经济的压力。现在广州一个大学副教授的工资待遇只略等于广州一个中下等待遇的小学一级教师的收入水平。小学一级教师,只相当于大学里的助教职称,而且门槛要低得多。可见,现在即使是脑力劳动人员,也出现了倒挂现象。

 

现在一个大学副教授一个月连课酬加在一起只有5000元左右,而广州的房价已经动辄3万以上,辛苦半年,不吃不喝,还买不到一平米的房子,这对年轻老师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一点希望也看不到。因此,我也希望学院在求发展的同时,兼顾一下教职员工的待遇。毕竟学校的硬件发展,只是搭个舞台,如果有了舞台却没有人跳舞表演,或者没有合格的演员舞台再多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现在学校为了发展欠银行好几个亿,而我们在校生要维持在12000学生以上,才能够基本维持每年连本带息还给银行的钱,这样下去也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建议学院在发展的时候,用钱注意轻重缓急,适当考虑一下当下之急与未来发展的尺度,平衡一下现在的钱与将来的钱的关系,在目前教育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将经费使用尽量由重物而转向重人。毕竟再多的摊子,再好的设备也要靠人去使用。大学还是人业,而不是物业。

 

现在,广州的大学几乎每年都有跳楼自杀的老师和学生,这也是大学变成物业导致对人业压迫的结果。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老师从普通教师到知名教授,都有自杀的,而且越是重点名牌大学,这个现象就越多。对照一下,我们这样的学校反而值骄傲。我们学校二十多年来没有一例自杀的学生与教师案例,这说明我们这类院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经住了高考失败的考验,内心变得反而比较强大了。这也迫使我们反思目前教育体制选拔与淘汰机制存在的问题。

 

大学里要有名师。中山大学文科有袁伟时老先生作为招牌,作为标志。人们一谈到中山大学不能不提及袁伟时老先生。老先生现在80多岁,还在坚持上课,自称80后,与他上课的80后一起研讨许多问题。

我们学院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目前在短时间里没有办法解决名师问题,还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就会有这样的有很高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教授。但是,没有这样的教授,并不等于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能不能把这样的教授请一些来学院作演讲,作报告,活跃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研讨风气呢?全国范围请可能成本比较高,但是,去香港请,在广州请,其实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与学术资源,其实也不会太难做到。

 

在重视人的工作方面,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整合我们学校的校友资源。学校应该成立校友联谊会,由校领导亲自兼任会长。学校要有专门的机构、岗位与人员做这个事情。在国外,一间大学的经费来源,常常是行政拨款、学生学费与校友捐赠共同构成,校友捐赠是学校经费的三足鼎立之一足,可见其重要性。而且越是名牌的大学校友捐赠部分所占比例越高。但是,中国的大学很不重视校友的工作。

 

我记得国外的大学都有专门的校友通讯录,一年一期,或者多期,凡是从这间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他们都发。校友通讯里记录每年学校里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校长的更换,新的发展台阶,科研上的重大突破,遇到的重大困难之类,以及校友中做出杰出成就的校友事迹的报道。还定期邀请有杰出贡献的校友来校向在校师生汇报业绩,探讨人生经验,只有这样校友才会对母校有感情,而且在校的学生也会埋下对母校的情感种子。

学校的一切行政工作与制度安排都是要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校友服务,人的因素才是学校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把校友的工作当成日常工作来经营管理。校友与在校学生及教师员工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

 

经营好一间大学真的不容易。现在大学里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但是,也不是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充分利用好这些空间,为二师人创造一个美好的学术环境、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将来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我想这可能就是二师人的共同的教育梦吧。

2013 年4月12日 星期五

大学是“人业”而不是“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