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施勇:马卡龙色下的两个世界
▲艺术家施勇
9月27日,施勇最新个展“规则之下”在香格纳画廊西岸空间二楼开幕。展览呈现艺术家近期创作的10组装置,它们都以“规则之下”为前缀命名,且表面以马卡龙色包裹,象征一个外在的、高颜值的世界。这些作品原是一辆车的各个部件,两个月里,它经拆解、切割、焊接、整形、表皮上色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成为我们在展览里看到的样子,并已无原貌痕迹。
施勇说,他并不强调“拆解一辆车”,而是强调拆解了日常物,并将其碎片化,消解了本来面目。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暗示着,这个世上,有两个世界。“一个漂漂亮亮的,我们都能看到;另一个隐藏在细缝里,可谁都逃不掉,谁都在其中。”施勇说。
展览现场,所有作品都控制在1.36米的高度之下,且大多数作品都经过精确的“一刀切”——只有两件作品例外。这是施勇为此次展览制定的规则。用他的话来说,规则之内,一切有效;反之,无效。
在这种权力美学下,施勇构建了两个世界。
▲“规则之下”展览现场
对话施勇:
雅昌艺术网:一个展览,或多或少是在观察、表达或解决一个问题。您主要想通过这次展览表达什么?
施勇:这次展览的整体线索承接了两年前在没顶画廊的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都是关于强制性的干预和绝对性的控制来探讨事物的现实处境。不过这次的作品在处理方式上不一样。上一次,我是按照装修工程的正规流程,通过一段人们无法辩认的文字对全部边角料的贯穿来完成的;而这一次,我直接拆解了一辆车,试图借助这种强制性的干预来瓦解日常物;之后,再将其通过暴力的切割、焊接、打磨,并又通过表皮的美化来呈现。将这些被处理过的碎片通过空间来制定一个绝对性的规则,它有绝对主导权——在这个规则里,规则之上全部切除,规则之下全部控制。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一种语法,即一种权力美学的形式。它们暗含着现实的维度。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中,您具体定了什么规则?
施勇:比如,我设置了一个高度:1米36。数字本身没多大意义,只是有一件作品恰好是这个高度,以此为基准,其他作品都在这以下,就连空间入口处也限制这个高度,人们踏入空间时,需要弯下身体,接受规则。
再如,大部分作品都有切割语言。当然,也有两件作品是“意外”,它们没有被切割,而是作为“物证”,被封尘和悬置了。
做作品时,我们都有过一种经验:有另一个“声音”在脑中闪回,这个“声音”脱离了你最初设定的主线,你甚至无法及时判断它有什么“不对”,只是隐约觉得它会改变什么,必须保留下来。
这两件作品就是这么完成的。某种角度而言,它们好比是“将来时”,有一种你吃不准的能量,具体体现在时不时发出的声音,或者机油在流动。它们的出现,可能会在未来瓦解整个规则。
▲展览“规则之下”中有两件作品虽在1.36米之下,但没有被切割,而是作为“物证”被封尘和悬置了
雅昌艺术网:展览名“规则之下”很有趣。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有到不了的地方,“规则之下”是最主旋律的。但艺术家不想突破限制吗?
施勇:起这个名字时,我没想那么多。不过,我的作品几乎都对应着现实。现实生活中,的确有我们无法逾越的规则,这也是正常的。我们可能要在限制中探讨问题,或者干脆探讨限制本身,因为,它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不会说,艺术家就要打破规则。有时,限制就是一种“逼迫”,逼迫它有改变的可能。
雅昌艺术网:您怎么想到要拆解一辆车?
施勇:车本身没有象征的意义,它只是一个日常物。我不会强调自己切割了一辆车。我所强调的是我将一个日常物瓦解、抽象了。当然,我这么做,不是研究抽象本身,而是一种策略。
雅昌艺术网:这次的作品是在哪里加工的?
施勇:在青浦的一家工厂,挺远的。为完成作品,我天天一早就开车过去,光路上来回就将近2个半小时,就这样持续了整个暑假。
雅昌艺术网:技术人员有和艺术家合作的经验吗?他们能理解、并完成你想到达到的程度吗?
施勇:他们可以理解,因为这家工厂有过其他承接艺术项目的经验。但即便理解,也要和他们不断沟通,确保各方面细节的实现。
▲施勇
规则之下-C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2017
136.5x07x50cm
▲施勇
规则之下-H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2017
136x23.5x161.5cm
雅昌艺术网:若不是艺术,很少人会花两个多月,把日常物拆解,再焊接、美化。一方面,这个过程本身很难被公众理解。另一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无聊的 、无意义的。
施勇:这个问题的确是矛盾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有句话,你重复说100次,即便话本身很无聊,它也会影响你。我只是想用这个方式告诉大家:我们有两个现实,一个漂漂亮亮的,另一个隐藏在细缝里,可谁都逃不掉,谁都在其中。从这个角度看,你会觉得有点悲观,但你认识到它的确存在。
雅昌艺术网:这些作品是无奈的呐喊?
施勇:你也可以倒过来看,它可以是一种伪装的现实。
▲施勇
规则之下-A-NR.01-18
2017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可变尺寸
▲施勇
规则之下-L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丝网印
2017
133x122.5x17cm
▲施勇
规则之下-K
2017
雅昌艺术网:除了艺术家,您也是香格纳画廊的艺术总监。现在做作品的时间多吗?
施勇:相比花时间只钻研一件事,我更喜欢跳跃式的工作方式——这件事做累了,就做其他的来调节一下。
过去有一段时间里,我不做作品了,那时感觉太忙乱了。大概在2014年后,我又想做了,于是就开始了。我从来不坚持(一定要做作品),关键是看有没有创作热情。如果有,那很好,我感受到自己还是艺术家,并且很兴奋。
雅昌艺术网:您经历过中国没有艺术市场的时代,现在的兴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另外,很多国外的艺术从业者说,中国当代艺术行业机制没有成熟,但有无限潜能,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创作作品时的心态有什么变化?
施勇:90年代初期,国内没画廊、没市场。我们年轻、没钱,真是拿起什么都当武器用。任何可得的材料,能呈现概念的都用来做作品。做完作品找个地方展示一下,别说一个月,三天就是成功了。展览结束,作品就扔掉了。现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不可能继续沉浸在当时的兴奋里。有人认为,那时充满理想的时代;但是,如果当时就有市场,你还能那样吗?所以,我认为,在更复杂、甚至诱惑丛生的当下,如果还能继续做自己想做的,那可能比90年代更可贵。
雅昌艺术网:谢谢。
作者:彭菲
编辑:张文曼
- 【雅昌专稿】华艺国际2017秋拍即将举槌 多个新设专场呈现岭南特
- 【雅昌专稿】西美院长郭线庐谈《教学档案》:设计属于未来学
- 【雅昌专稿】历经81年耄耋岁月的孟菲斯艺术学院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 【雅昌专稿】陈志光:与其说是“蚁王归巢”,不如说是倾巢而出
- 【特约专稿】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高等学校
- 【雅昌专稿】里森画廊:如何在全球铺一张艺术的网
- 【雅昌专稿】“关于上海”刘曼文首展贝利尼博物馆:虚幻神秘的东
- 【雅昌专稿】从第三届曲江壁画论坛 看古代壁画的修复与保护
- 【雅昌专稿】Massimo De Carlo香港:画廊是和艺术家一起成长的
- 【雅昌专稿】日本这家被誉为“完整保存唐朝”的博物馆又晒藏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