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崩了一个( 七 )

我最近思考的一个感受,日常医药,消费等领域的一些好公司,平常情况下,估值就是常规水平,可以投,不过只能获得常规的收益率,每年的收益率,大概就是公司每年的成长性,一般年化在20-30%,是比较实际的预期。

但是,当一些好公司,遭遇黑天鹅事件时,而实际又没有伤及根本,那么找企稳的机会,就是大举买入的时候,这种时候,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茅台跟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公司继续高速成长,核心竞争力没有任何变化,退市了都不怕的,但股价照样暴跌,完全是受整体暴跌的恐慌情绪影响,那就是大机会。

再比如,之前聊过的,网易当年差点退市,段永平判断公司没问题,大举买入,翻了几十倍以上。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股灾中,我当时买了一个医药股,双鹭药业,就认准一点,财务上营收,利润增速都比较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毛利率都高的吓人。当时对比了所有医药股,这个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