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变形计”:从单一形态走向多种模式并存( 二 )

原因是,实体零售行业剧变,类似于盒马鲜生、到家平台等新零售物种出现,使跨界竞争成为常态。它们削减了便利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带”和“近距离消费”等特性,而前者丰富的商品数,也使便利店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同时,便利店业态虽然相比较大卖场、标超等业态来说增势明显,但其销售额增速放缓,来客数下降也是既定事实。据中国连锁协会发布的便利店行业报告显示,其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1%,而在2017年间该数据则下滑至23%。

即便是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便利店市场中,上述现象也有出现。这意味着便利店业态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难以避免的拐点。据日本连锁经营协会2018年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八大便利店运营商销售额连续三年负增长。截止至2017年12月,到店人数持续22个月下滑。

便利店经营者必须开始寻找新的流量来源,从而防止来客数下降,导致销售下滑。综合大多数便利店品牌的创新路径来看,《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它们更像是将便利店升级为一个融合社区购物、办公区消费、以及供应链需求等场景的流量入口,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业态定义,持续发掘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