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写一份报告,才写了一半,笔突然坏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一样的笔时,思路是否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写完的报告不理?
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现在我们做个试验,请你拿起一张纸,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是否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
1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
蔡戈尼效应,又名蔡戈尼克记忆效应
,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会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研究表明,大约有20%的人认为自己是慢性子,有拖延的习惯。
这个数据大概低估了真实情况,假如接受访问调查的人都及时填完了调查问卷的话。但不论真实的数据是什么,拖延显然是很多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它导致人们没能及时支付账单,没能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项目,没能为重要的考试和面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拖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它可能来源于诸多原因,包括害怕失败、完美主义、畏繁生厌、备感厌倦、觉得人生短暂因而没必要去操心看起来不重要的任务、没能正确估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事情,等等。
2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运用技巧来克服这个问题,这个技巧来自一个对服务员的非正式观察。
根据相关研究,1920年代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心理学系毕业生布鲁玛·蔡戈尼克在一家维也纳咖啡馆和他的导师一起喝茶。作为研究人性的心理学系师生,他们饶有兴致地观察了服务员和顾客的行为,结果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顾客招招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很容易地记住顾客点过哪些食物,但是一旦顾客结完账,过几分钟再次询问的时候,服务员就得很费力地去回忆顾客点过哪些食物。看起来,结账行为一发生,服务员对他们所点食物的记忆就消失了。
蔡戈尼克对此非常好奇,便回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他请人们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加总一些数字,或者将玩具放到盒子里),但其中一些任务,他在参与者完成之前就把它们中止了。最后,参与者们被要求描述所有的任务,结果正如蔡戈尼专在咖啡馆对服务员的观察一样,没有完成的任务仍然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因而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蔡戈尼克指出,当人们开始做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而一旦活动结束,大脑就潜意识地放松下来,并很快遗忘掉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止,大脑的焦虑就会继续存在,直到活动完成时才会消失。
那么,这和拖延有什么关系呢?拖延的人常常延迟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被眼前繁重的工作压垮了。然而,如果有人说服他们,或者他们说服自己再坚持“一会儿”,他们通常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把工作完成。
研究表明,“一会儿”是最有效的击败拖延习惯的杀手
,它甚至可以帮助人们完成最繁重的任务。蔡戈尼克的研究也很好地解释了:最初只着手进行了几分钟的事情会制造一种持续的焦虑,这种焦虑只有在事情完成时才会消失。
以上研究只是蔡戈尼克杰出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范例。在另一个实验中,他试图恢复一个因歇斯底里症而被麻痹的病人的行动能力,他让一个助手穿着军装突然走进房间,并命令病人站起来。不幸的是,这个实验的结果后来被丢失了。
后来的一位俄罗斯传记作者指出,这个实验不可能被重复了,因为在如今的俄罗斯,再也找不到一个像当初的病人那样将政治人物奉若神明的人物了。
3
关于这种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
“今日事,今日毕”,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使人走入两个极端:一
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极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忘记。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
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4
有学者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 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我们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后台消息回复处,回复“习惯管理”,了解更多!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近期热门文章:
◆
管理没有价值?那是没用对方法!
◆
STAR原则:让你在面试中更加游刃有余
◆
别赌球了,你只是“庄家必赢公式”的玩偶
◆
快鱼法则:为什么91%的中层无法成为高管?
◆
1
5个反常识经济学冷知识:知道你为什么那么穷吗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MBA智库智汇本~
- 女子将菜地里面的黄瓜套上可乐瓶,几个月后竟变成了这样
- 这个菜叶农村拿来喂猪,什么时候变成结石的克星了?
- 美女为了米饭好吃,加入5包辣条,开锅变成了这样子
- 杭州试点开设一年级英语:内容不难,以培养兴趣为主
- 有一种最常见的蔬菜,一旦变苦吃了就中毒,小心哦!
- 水洗面条后变成“胶”?安徽食药监辟谣:是面筋
- 健身停止一段时间之后又恢复训练 肌肉会变成什么样?
- 听说长期练瑜伽身材会变瘦 一旦停止就会大反弹 真是这样吗
- 鬼扯 || 手把手教你追重庆妹儿,3分钟让你变成撩妹大师!
- 想变成瘦子,每天跑一小时能行不?还真不一定,因为方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