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围剿 300 万医药代表,一场持续 8 年的利益洗牌 | 三明医改风云

在医疗领域有这么一句话:全国医改看福建 , 福建医改看三明 。
而三明医改 , 自然是看詹积富 。
2018 年 10 月 , 福建医保局挂牌成立 。 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 , 走马上任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
仅仅 3 个月之后的 2019 年 1 月 , 詹积富卸任 。 回到三明市担任人大主任的詹积富表示 , 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 这次回三明 , 是他多次要求的结果 。
詹积富功成身退 , 但由他掀起的这场医改浪潮 , 已经席卷全国 。
为什么是三明?
在十年前的三明街头 , 随处能看到「三钢闽光 , 擎天一方」的广告标语 。 这座以重工业立身的城市的气质就如同海报上矗立的高炉一样 , 热烈且厚重 。
洗牌|围剿 300 万医药代表,一场持续 8 年的利益洗牌 | 三明医改风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三明 , 在 1955 年的地图上其实还无迹可寻 , 如今的三明版图分属龙岩、永安、南平 。 1956 年 , 三元、明溪 2 县合并成立三明县 。 而后 , 三明辟为重工业基地 。
1960 年 1 月 , 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改名为三明市人民委员会(为省辖三明市) 。 相比下辖动辄千年的古县 , 这个城市来得实在太年轻 。
然而 , 这座被重工业拉起来的城市 , 很快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契机 。
20 世纪 50 年代起 , 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 美国在台海虎视眈眈 , 周边形势严峻 。 而当时我国的工业体系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与沿海地区 , 完全暴露于他人的攻击范围之中 。
自 1964 年起 , 国家推行「三线建设」 , 喊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 , 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 ,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迁移 , 在三线地区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 , 中西部省份称之为「大三线」 , 而一二线地区的腹地则称之为「小三线」 。
【洗牌|围剿 300 万医药代表,一场持续 8 年的利益洗牌 | 三明医改风云】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 背靠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 战略地位特殊 。 重要的工业企业为了尽可能避免敌军的轰炸 , 必须远离海岸线 , 以闽中大山带为界 , 福建省委将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划入「小三线」 。
三明本身的重工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 此后 , 全国大量军工、民用企业 , 伴随着大量外地职工、亲属陆续迁入三明山区 。
迁往福建小三线的民用企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上海 , 一是来自福建东南沿海的厦漳泉、福州等地 。 仅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的公私合营立丰染织厂 , 就将全厂 405 名职工 , 携带 1479 名亲属 , 运来 600 吨机器设备建成三明印染厂 。
1962 年底 , 三明基本建成了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三明重机厂、三明热电厂、三明自来水厂、三明化机厂及机砖厂、水泥厂、农械厂等工厂企业 65 家 , 重工业基地在福建省举足轻重 。
然而 ,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与国家策略的调整 , 三明的战略地位已不如前 , 这片热土的建设者也在渐渐老去 。
闷雷阵阵 , 一场山雨欲来 。
倒逼出来的改革
到了 2011 年 , 三明这座老工业城市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 退休人员的比重较高 , 40 万城镇职工赡养比为 2.06:1(2015 年降为 1.71:1) 。
2010 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不抵支 14397 万元 , 2011 年收不抵支 20835 万元 , 分别占当年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 11.66%、14.42% 。
医保被凿穿一个大洞 , 而政府的财政无力兜底 。 当时基金欠付三明市 22 家公立医院医药费 1748.64 万元 。
2011 年 , 新医改走得还跌跌撞撞 , 严峻的形式却已经摆在了眼前 , 谁都能说上两句——看病难、看病贵、医药领域腐败严重、医疗资源浪费、医患关系紧张 。
没有人摸清改革的方向 , 但所有人都知道 , 不得不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