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年度深度报告:双边市场下的互联网平台竞争( 五 )
而阿里的逻辑则不然,在阿里系,大部分流量都是要花钱的,但对于白牌商品,竞争激烈,毛利非常低,如果要花钱去推广,往往意味着售价必须大幅提升,以覆盖成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阿里系获取流量的往往是高品质、高售价的商品,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譬如当消费者要买垃圾袋的时候,拼多多推荐的平价垃圾袋更能让主流消费者满意,而在阿里系,获得流量的只有高单价高品质的“优质垃圾袋”,这并不是主流消费者的诉求。
而另一个竞争对手京东,因为高昂、刚性的自营物流支出,更不可能把流量分到低单价低毛利的白牌商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早期拼多多的流量分发机制,才能够为白牌商品做更准确的匹配。
供应链效率:拼多多的爆款机制,提升了供应链的规模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在流量分发上,更容易产生爆品,可以让上游工厂产生更强的规模效应,压低成本。考虑到白牌商品的供给集中度非常低,但产能相对充裕,爆品能带来的规模效应收益非常大。
虽然同样是以广告进行变现,早期拼多多和阿里的逻辑并不一样,阿里赚的是品牌溢价中的一部分,而早期拼多多赚的是规模效应中的一部分。
阿里无法跟进拼多多的策略。
有很多的小公司,在向大公司挑战的时候,虽然策略具有创新性,可以提升效率。但是随着大公司的跟进模仿,小公司也往往做了先烈。
所以拼多多的成功,还建立在阿里不能模仿的基础上。这主要来自于两点,第一是阿里不愿意丧失自身的利润,第二是阿里没有微信生态系统的支持。
早期拼多多的逻辑对于白牌标品之外的品类并不适用。
但是我们同样能够看到,白牌标品之外的品类,拼多多的逻辑并不适用。
对于非标品,消费者之间的品味偏差比较大,A喜欢的衣服B不一定喜欢,拼多多的算法推荐难度会相对大。
对于品牌商品,商家宁愿花钱做广告,也不愿意降价促销,以免破坏自己在全渠道的价格体系。
所以对于非标、品牌商品,阿里和京东还是更加合适。拼多多的品牌战略也一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拼多多的逻辑与阿里越来越趋同。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反复强调了早期拼多多,而不是现在的拼多多。这是因为,我们看到,随着拼多多的高价化、品牌化,现在的拼多多,逻辑与阿里越来越趋同,我们认为,拼多多电商业务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利润可以快速浮现。
我们看到,早期拼多多的几大特色,已经逐渐消失。拼多多取消了不拼成不发货的规定,提升了搜索的权重,开始强调店铺。在算法推荐中,高单价商品获得的权重也在提升,品牌商品也比之前获得了更多流量。我们认为拼多多的逻辑在迅速向阿里靠近,虽然两边还是有自己的差异化和比较优势,但差异化确实在缩小。如果未来阿里能进入微信的生态系统,拼多多的比较优势会进一步丧失。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战略逻辑下,我们认为随着拼多多的电商业务进入红海领域,将快速遇到增长瓶颈,但随着推广费用下降,利润会快速浮现。未来拼多多的市值看点,将更多的取决于电商平台之外的业务,如社区团购。
2.3 切换壁垒:多归属倾向导致行业分散与大部分的行业不同,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使用者切换壁垒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多归属属性。行业的多归属倾向越明显,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趋向于分散。
- 多归属: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具有同时使用多平台的行为。
- 单归属: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只使用一个平台的行为。
而同样对于消费端用户,娱乐属性强的平台更倾向于单归属,电商属性强的平台更倾向于多归属,其中单价越高的平台越倾向于多归属。譬如用户可能只需要一个微博类的APP,却需要多个电商APP,买垃圾袋的时候更可能在拼多多看完就下单,但买高价位手机的时候却会在京东、阿里、拼多多三家比价。
2.3.1.外卖和打车的比较研究:为何美团外卖的壁垒高于滴滴打车?
我们认为,美团外卖的壁垒高于滴滴打车,重要原因就在于外卖员是强单归属倾向的,而出行行业中每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多归属倾向。
- 互联网|传统企业里,产品经理的价值衡量难题
- 社交平台|瞄准Z世代,元宇宙社交平台BUD获启明创投领投1500万美元A+轮融资
- 电子商务|与电商平台“抢饭碗”?新零售行业已逐渐兴起,实体店老板福来了
- 网贷平台|欠网贷平台的钱多久会起诉,会构成诈骗吗?
- type-c|互联网公司纷纷裁员,寒冬真的来了吗?
- iphone13|某平台买全新iPhone13是后封机,还好没拆封,立马退货!
- hr|互联网企业监控员工上班引热议,是时候关注员工体验了?!
- |国内互联网巨头风向变了
- Apple Watch|跨境资讯 | 字节跳动旗下新B2C平台Dmonstudio上线
- 团购|烧光千亿、投资人离场、平台相继没落,社区团购为什么突然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