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母亲的素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 )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6集
讲于 香港

母亲|母亲的素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文章插图
 教育出了问题的根在哪里?根在家庭。外国人,外国的古人,不是今天的人,今天外国人也不行了。古时候外国人,真正有学问、有见识的,提到中国没有不佩服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三个早就没有了,中国现在还存在,什么原因?二战之前,欧洲有一批学者,就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大家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所成就的。这个话,是早些年澳洲南昆士兰大学教务长告诉我的。我跟他讲,这个结论完全正确。一百年前,中国家庭重视教育,但是已经疏忽了,没有认真去执行;但是两百年前没问题,可以说,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都教得很好。谁教?母亲教,母亲真正尽到了责任。读中国圣贤书都知道,一般人不晓得,听到外面的宣传,说中国妇女在古时候没有地位,大家就相信了。你真正念中国书就晓得,中国妇女在社会上地位是最高的,为什么?世世代代圣贤君子从哪里来的?妈妈教出来的。中国人家庭的教育,特别重视教女,而不是教儿子,为什么?有好的女儿,在家里是好的女儿,将来就是贤妻、就是良母,她的孩子就是圣贤。她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国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没有被灭亡,就是这些母亲,你说母亲多伟大?!
现在这些做母亲的人,不教孩子,出去工作,这就错了!五伦里头“夫妇有别”,“别”,没有了。“别”是什么?不同的任务。家庭经济生活,要靠先生出去工作谋生,一个人就够了,家庭生活清苦一点没关系,要出人才。家庭生活很富裕,两个人一起工作,收入多,底下一代没有了、完了!这个账谁算过?两个人工作的损失多大?这家灭了、没有了。一个人工作辛苦一点,这个家会向上发扬光大的,一代比一代兴旺。这个道理没人讲了,社会上也看不到了,都是争名夺利。古时候没有,古时候人都非常本份,安贫乐道。古时候的社会,富贵人有,富贵人照顾贫穷的人多;不照顾贫穷的人少。不能照顾贫穷的,他的家传不了几代;真正能照顾贫穷的,那个家传家久,他可以传几十代。
“夫妇有别”,是做母亲的负的责任,在这个整个家庭负的责任,比先生重大,先生只是经济这一方面,妇女最重要的责任是教子。怀孕的时候讲求胎教,怀孕十个月,心地要端庄,没有邪思、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心里面所想的,都是“仁义道德”、“孝悌忠信”,都想的这些;言语、动作都守礼。小孩所感受的是母亲的正气,这个孩子出生下来好养。生下来之后,中国古人就知道,这小孩非常聪明,我们大人比不上。小孩生下来,他睁开眼,他会看、他会听,他见闻觉知里面,你知道吗?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着。那是什么人?那是佛菩萨、那是大圣人。我们每个人都当过,当了多少天?大概一百天,小孩出生那一百天了,圣人,我用佛法讲,“真常显露”,“真”是真如本性,“常”是永恒不变,真如本性完全显露出来给你看。你看到什么?最明显看到“爱”。你看到这个孩子爱心,从他的眼神、从他的动作上你去看他,你细心观察。一百天之后,怎么样?被人染污了,现在可能更快不到一百天就被染污了。他天天看电视,天天受这不好的东西,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不善的,他染污很严重。父母的责任,特别是母亲,不善的、邪恶的,不能让他看见、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这样子带着他,带多少天?一千天,就是带到三岁。让他在一千天之内,所有一切不善的、邪恶的,他统统没见到、没有接触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古人说“三岁看八十”,他这种秉性的善,能保存到一千天、能保存到三年,他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他碰到邪恶,他有能力辨别:这个我不接近它。
中国几千年传统不灭,有它的道理在!所以从前娶妻,不是娶她家里富贵,不是的;要娶她的贤德,他家里有没有教养,以这个为标准,不以财富。嫁女,那是父母选择,不是自由的,父母经验比你丰富,父母知道比你多。而且父母选那个女婿,要选他家庭里面,祖宗至少看五代,这个人,他的爸爸、他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是不是好人、是不是善人、是不是一个积德之家。如果是积德之家,再贫穷,嫁给他都好,为什么?他积这个德,后面一定会出人才。孔子的外公,把他的女儿,就是孔子的母亲,嫁给孔家,看到孔家五代都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断定这家人决定出人才,就出了孔子。这是中国人重视教育!教育的责任是在妇女身上。中国古时候对妇女是非常尊重,没有父母,你家就没有后代,你家就完了。所以男女的职责划分得很清楚,妇女别管先生的事情,先生能赚多少钱,能不能养家,是他的福分;自己真正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慢慢能够富裕起来,你看《了凡四训》就知道。了凡先生命运是很清寒的,不是富贵人,而且寿命还不长,没有儿子,这命里头。中国人相信命运,但是命运能改,遇到佛就改掉了。佛教给他,财富从哪里来?从布施来,越施越多。要肯布施,肯以财物照顾别人,比我更差的人,你就会得财富;以聪明智慧照顾别人,你就得聪明智慧;肯帮助些苦难的人,这个人得健康长寿。决定不能害人,决定不能损人利己。只有利人,才真正利己,“损人利己”在历史上找不到的,我们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