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位妈妈的肺腑之言:“我后悔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 二 )


这种情感上能理解别人,并且给别人带来心灵安慰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为共情力。
共情力,才是孩子决胜未来的软实力。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是养出有共情力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乔拉米卡利说:“情感上的被理解绝对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国外也有诸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共情是情绪发展和成功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共情力和社交能力成正相关,共情力对健康的人际交互和良好的人格形成非常重要。
可见,培养一个孩子的共情力多么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共情力的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链接,即使成绩再优秀,也会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局无法自拔。
共情力是最好的处世智慧,没有共情力的人活得都像一座孤岛,一部机器,孤单、冰冷。
具备共情力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考上北大后的俞敏洪,每天坚持打扫寝室卫生,为同学们打开水。大学四年,寝室从来没有排过值日表,甚至寝室没有水的时候,同学们会自然而言地问,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
后来,俞敏洪创立了新东方。公司初具规模后,因为缺少老师,于是他想到了在国外发展的老同学,为了让同学们觉得他不会亏待他们,他出国后便大把大把地花美元,期望这美元能打动同学的心。
果然,老同学们都回来了,而说起愿意回来的原因,他的同学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
曾经的那些老同学都被俞敏洪吸引到身边,帮助他一起打造新东方这座江山。
同学们都愿意帮他和他从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俞敏洪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母亲从小就让我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勤劳勇敢,二是乐于助人”。
正是父母的一次次教导,最终把俞敏洪培养成了一个具备共情力的孩子,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共情力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的风水。你是怎样的人,便会吸引怎样的人。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当你用言传身教的力量,把孩子养得阳光又柔软、包容又善于助人的时候,你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
文末点个“在看”,愿每个父母都能放下对成绩的执念,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声明 本文为家长慧家长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转载!欢迎家长投稿!
阅读推荐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妈妈|一位妈妈的肺腑之言:“我后悔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