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倍增长|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 业绩成倍增长局面何以为继?

财联社(北京,采访人员 鲁佳乐)讯,备受关注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泡泡玛特”)上市,终于又推进了一步。财联社采访人员从港交所11月22日晚间披露的信息获悉,该公司已通过交易所聆讯,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财联社采访人员致电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对方仅表示,“目前公司处于静默期。”而该公司创始人王宁此前在接受财联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泡泡玛特的定位应该是潮玩届的天猫,现在很多设计潮玩的艺术家都像在餐厅唱歌的周杰伦一样等待被发掘,他们设计出了作品,但不知道怎么赚钱。我们就是在下这样一盘棋,从艺术家IP,再到渠道、供应链,我们来把它串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
但是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泡泡玛特目前受到市场的追捧,但是其也面临着发展持续性的考验。零售专家鲍跃忠告诉财联社采访人员,泡泡玛特在近两年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增长,开辟了新市场,也增加了不少新的网点,整个市场占有率及市场覆盖密度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从行业来看,潮玩市场依然处于小众状态,并不主流。且潮玩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它与传统和有刚需的消费用品有较大差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挑战。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此前已获得8次融资,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获得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超1亿美元的投资。其招股说明书数据则显示,2017年-2020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和8.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4.51亿元和1.41亿元。几年内,业绩完成了成倍的增长。
核心业务持续性面临挑战
其实,IP是泡泡玛特业务的核心。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共运营93个IP,包括自有IP、独家IP及非独家IP。从目前情况来看,其火“出圈”的IP是Molly。
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自有IP收益分别为0.41亿元、2.16亿元、6.27亿元和2.81亿元。其中,基于Molly形象的品牌产品收益分别为0.41亿元、2.14亿元、4.56亿元和1.12亿元。其2017年时自有IP仅有Molly,2018年开始开发出其他IP,但Molly仍占据自有IP收益的半壁江山。
Molly的销售额分别占泡泡玛特品牌在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产品所得总收益的约89.4%、62.9%、32.9%和16.3%。“2017年-2019年的销售额占比下降,主要由于IP库扩大及其他IP收益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Molly所得收益减少则主要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公司调整2020年发布Molly形象潮流玩具产品系列的时间表。”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
“潮玩作品没有故事,没有价值观,像钢铁侠、哆啦A梦等IP,他们身上大多寄托着人们的希冀。而潮玩更像是一个集绘画和雕塑于一身的艺术品,他是零价值观的,是把灵魂掏空来装你的灵魂。如Molly就是一个没有表情的设计,你认为他是什么情绪,他就是什么情绪。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Molly,但一百个人心中的钢铁侠永远只能是那一个。或许正是这种零价值观,不断的拉扯着粉丝的购买欲望。”王宁曾告诉财联社采访人员。
不过,该公司也坦言,作为潮流文化娱乐公司,无法保证能够设计和开发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或是保持成功产品的受欢迎程度。“目前带来最大收益的IP‘Molly’后续受市场欢迎程度也无法保证,此外,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零售店,以及机器人网点的增长,也无法保证准确预测消费者偏好。”
“IP的孵化需要长时间进行,是一个常累效应。若仅靠每个IP逐个孵化的方式,那么再次创造出像Molly一样的IP的周期会很长。最好的方式是将曾经的IP加入时尚元素进行再复兴,或以老IP带新IP的方式,这样即使部分IP走弱,也会有新IP跟上。此外,如果IP出现老化趋势,可以和当季流行IP进行联名,以保持新鲜感。”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财联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王宁也指出,“未来一个现象级的潮玩IP的诞生节奏会越来越慢。”
“盲盒”背后的市场吸引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潮流玩具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至2019年的2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6%,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潮玩吸引众多企业布局的原因无非是高毛利,且符合当下流行消费趋势。“潮玩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盲盒’利用了年轻消费者好奇心、社交比较的心态,迅速占领市场。销量大、初始成本低,也就造成了泡泡玛特快速增长的业绩及较高的毛利。”沈萌认为,“‘盲盒’的特征是利用消费者对稀缺性产品的需求,保证消费者持续的好奇心。而企业制造IP吸引力后,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能让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围绕IP进行产品购买,成本和售价形成巨大的收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