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滴滴终于造车了

原题为:滴滴终于造车了
共享智能汽车是一个伴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的新奇产品,它让人们对于个性化出行生活的想象从以往的个人购买变成了触手可及。
过去我们只知道,汽车是每个人生活里都要有的一个东西,是对出行自由意志最高标准的满足。在未来,共享化的汽车可能才是社会出行的主流。无需购买,无需维护,无需维修,无须担心产品更新迭代。
设想一下:
轻轻一点,就能根据你的需求精准匹配到车型,并在上车前就能提前调整车内的温度湿度,车流中凭借独特的车身设计和接驾指示灯,轻松识别自己的座驾;侧滑门轻轻划开,一步轻松上车,专为用户设计的乘坐空间堪比迈巴赫,实现越级的乘坐空间,车内已经提前调整好温湿度,充电口,杯架一应俱全……剩下的只需要坐好享受接下来的旅程。
出行|滴滴终于造车了
文章插图
出行|滴滴终于造车了】这曾经是我们对未来出行的无限遐想,如今滴滴将这一切变成了现实,11月16日,滴滴发布了滴滴与比亚迪合作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我们可能要记住这个历史时刻,一个工业产品的系统性使用体验开始超越独立产品参数成为最主要考量。就像互联网通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沟通方式和渠道的定义。
滴滴造车,终于亲手揭开后出行时代序幕。
不完美的现实
滴滴已然成为当今城市生活最基础的出行方式之一。
从公共交通进化到个人交通时代,伴随着迅速上升的汽车销量,是城市尺度不匹配带来的诸多交通难题:糟糕的路况和用车体验,让个人汽车使用率一跌再跌,城市管理者被迫采用一刀切的管理办法进行束缚,但只能刺激更多的人因为糟糕的交通体验,试图用购车的方式给自己寻得出行体验的一方净土,随之成为恶性循环,成为当下极具特色的交通压力。
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粗放式出行开始松动并被打破?
如果要回忆一个准确的时间点,应该以2016年为准。共享出行突飞猛进的三年时间,正是城市出行效率和模式空前变化的三年。
以滴滴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赋能实体的最早尝试,它起源于拼车出行这一简单的群众需求,却利用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和精准的算法匹配,赋能了千千万万车主和用户,以往的单人单车升级为一车四人的高效率出行。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单车运载效率,更是对城市层面的交通体验有了质的升级。
对深谙算法优化的滴滴来说,目前的智能系统已经能够比较好地应对城市出行的各种需求,效率、安全等互联网进入实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随着滴滴日渐成熟的算法和体系一一解决。但有些旧疾却在滴滴的发展中,由于自身发展阶段和问题轻重缓急的原因被长期搁置,如今正越来越严重地凸显出来:

  • 产品并不完美的匹配服务。加入滴滴运营的多是私家车,从滴滴的数据报告来看,摔车门、乘客行李剐蹭车身、车内卫生成为司机不满的集中爆发点。车辆磨损、长期驾车带来的腰酸颈椎病也成为司机的职业忧虑。
  • 司机不满意,用户也不满意,司机和车辆状态的参差不齐,让乘客每次叫车和坐车成为“开盲盒”行为;在拥挤的地方用车牌尾号去找车去识别,堪比大海捞针,何况有的乘客并不懂得区分品牌和车型;取放行李、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的关怀甚少。这无疑是共享出行想要长足发展必须解决的用户体验问题。
  • 更不要提复杂的司乘环境给监管部门带来的难题,单纯的一刀切不符合城市出行发展需要,但对司乘安全和城市交通系统秩序的硬性需求,迫使滴滴必须要拿出可靠的解决方案来。
这其实也是目前网约车市场发展长期陷入瓶颈期的核心原因——算法优化带来的服务提升感知进入边际效益,缺乏实体产品的落地,还没有彻底跨过服务升级的鸿沟。这些问题,就不能只靠互联网的技术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线上线下,网络端与工具侧共同联动去真正解决。
滴滴造车,还是想在网约车市场利用定制硬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城市升级和智能交通的建设中去,形成一个具备行业体验独特优势的强大品牌。
这和其他出行品牌仅仅只想借着大数据和流量安稳过日子挣钱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数据指导造车
站在未来出行生活的门槛上,很多车企和品牌先行开展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实践,他们的造车风格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专注讲环保故事,新能源技术及动力。第二类:关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第三类:阐述未来出行网络和科幻故事推高估值。这些往往更偏重“阐述未来”,实际解决现有出行生活的痛点较少。而滴滴“定制”的首款汽车,并不对外售卖,更专注在解决出行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