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信息流|硬核干货:假如朋友圈是款独立APP
编辑导语:微信在最初打造的时候,是没有朋友圈功能的。随着微信的不断迭代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如今的微信拥有不少的功能,如:小程序、支付功能等,而朋友圈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作者假设朋友圈是一款独立APP,站在产品运营的角度去进行了思考。
文章插图
本文概要:
- 私域信息流
- 朋友圈的消费与互动
- 私域内容传播
- 用户分层
- 商业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用户日活超过10亿的今天,除了核心的聊天功能,公众号、小程序、支付等,逐渐构成了微信这个庞大生态的组成部分,而朋友圈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19年初,张小龙曾公开过一组数据:每天有7.5亿人进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每日的访问总量是100亿次。
某种意义上,朋友圈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UGC内容流量池。那么假如朋友圈是一款独立的APP,从产品运营的角度来看,又会有什么有趣的新发现呢?
一、私域信息流朋友圈的几个特点:
- 好友发布的内容按时间线排序
- 内容供给数量有限
- 人格化特征明确
在阅读的体感上,给用户的信息中至少有一项是明确的:那便是阅读到的内容与时间线有一定程度的匹配,毕竟应该很少有人会在大晚上发自己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早点。
而在内容供给数量上,微信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60%的微信用户是年轻人(15-29岁),平均有128个好友,工作后好友会增加20%”,我们就按150个算好了。
假如这150个人每天至少都发布一条朋友圈,那么在消费的角度,你每天所能看到的内容大概是150条,而如果每次刷朋友圈仅能看到10条更新,那么这一天下来,进入朋友圈的数量大约是15次。
内容的人格化方面,我们常说某某博主的视频十分有特色、个性化鲜明,其背后通常是团队化运作“人设”的结果。
而对于每一个添加的微信好友,又或多或少是因为某种关系而结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也构成了“人格化”的一部分,并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因此朋友圈里好友所发的每一条内容,都具有明确的“人格化”特征,且大多数均为原创。即便是对方只是拍了一张图,并说了一句“今天的煎饼真好吃”,那也算是一条原创UGC内容。
而在微信更新了三天、一个月、半年可见的设置之后,假如你超过三天没有刷朋友圈,那么那些你平时比较关注的人所发的内容(假如他设置了三天不可见),便无法再进行重新浏览。
文章插图
这种十分明确的“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消费心理,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因为从前可以一拉到底的朋友圈,如今再点进去,看到的可能是“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聊到这里,不妨大胆设想:假如微信公众号也可对“部分已关注用户”设置超过三天不可见(前提是该公众号粘性较高),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能否促进日渐下滑的公众号打开率和用户活跃度呢?
而对于今日头条来说,如果内容无限,那么无论我什么时间看都可以,并且每次登录、每次刷新之后,首页推荐的内容都不一样,即:
文章插图
因此,内容按照算法权重的随机推送、对消费者来说几乎无限的内容、以及人格化模糊等几种特征,形成了与朋友圈截然不同的消费体验。
二、朋友圈的消费与互动1. 消费假如我的微信里有一千个好友,那么每一次我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理论上“下发PV”就有一千次,但下发PV只是整个链路的起点。
如果某个好友屏蔽了我的朋友圈,那么则相当于减少了一个“有效PV”。这个功能与屏蔽APP通知栏的推送类似:
文章插图
(微信屏蔽好友动态)
文章插图
(系统屏蔽软件通知)
如果我们按折损率20%计算,那么这1000个下发PV,实际“到达PV”只有800个,而到最后的“点击PV”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折损:
- 率先|还在相片美颜?OPPO已进军视频美妆领域,周冬雨或率先体验
- 制药领域|为什么AI制药这么火,为什么是现在?
- 流量|蔡林记总经理张绪明:电商、外卖弥补实体店损失,将打造私域流量
- 市场|聚焦私域流量电商供应链赋能 纷来电商或站上万亿市场风口
- 鼓励|(经济)商务部:鼓励引导商务领域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 跳动|收购支付牌照,字节跳动储备新域名,官方称为防恶意侵权
- 博会|第17届东博会:设置5400个实体展位 多领域成果丰硕
- 优选|美团财报电话会议实录:王兴称美团优选是优先战略领域
- 搭档|台湾、东北小伙搭档 打造用工领域“滴滴打车”
- 拿下|字节跳动回应拿下“douyinpay.com”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