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一篇文章卖书800万,头条图文流量怎么变现( 二 )
在头条做营销,
效果如何?
先介绍一下在头条投放的三个流量工具。
文章插图
1.“头条号外”:允许品牌主为已经获得推荐的内容购买今日头条客户端的信息流广告位,并且可以指定投放的人群属性(性别、年龄、手机终端、地域、职业、行业与品牌偏好等)和数量范围。这个给到的流量是确定的,你买多少,平台就会给到你多少。给图文、微头条、视频都能投。
文章插图
2.“粉丝必达”:功能是加强粉丝触达率。使用“粉丝必达”功能的文章通过审核后,除被系统正常推荐,还会对创作者的粉丝进行加权推荐。据说目前能触达65%+的活跃粉丝。
文章插图
粉丝必达功能支持文章、微头条使用。开通后可以在发布文章、微头条时勾选就行已发布的“粉丝必达”文章,在“内容管理”的文章列表中,会显示标识
粉丝流量带来基础流量。明星、名人、达人在头条上的粉丝,全部真实,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完美触达。
3.“加油包”:加油包是头条今年新上的一个功能,其实就相当于是头条的Dou+,就是官方给作者一定的流量保底,增加内容的推荐量。比如如果给文章充了10w的加油包,那文章就能在自然推荐之上再得到额外的10w推荐。
文章插图
加油包和号外一样,起到的是助推作用
文章插图
再来看看转化效果:1.种草内容:“深度评测”和“专家科普”是头条用户比较喜欢的种草内容形式。我们通过分析已发布文章的阅读数据发现,头条的用户大部分比较理性,高信任感、高价值感、高权威感的内容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首先看两个深度评测的例子:
OPPOFindX2Pro详测,楠爷;阅读数15.6万,评论数1020
文章插图
魅族16s评测,爱范儿;全方位评测,几乎达到“文字试用”效果,阅读数29.4万,评论数1578这类评测的优势在于专业的人说专业的话,用详实的数据和充分的论证去吸引专业的人看,阅读受众都非常精准。KOL的观点能够被用户认同,从而激发很多对品牌有意义的互动,下面的评论专业性也都是很强的:
文章插图
再来看一个专家科普的例子:这是结合“蒙牛优益C”产品做的科普。5位专家发文强化品类教育,科普“益生菌”;科普之外,强关联产品,通过第三方证言获取用户信任。
文章插图
淼哥故事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阅读数24.2万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工作压力这么大,光拍广告告诉消费者“喝益生菌好”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少部分用户认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如何补充“菌”、都有哪些“菌”,选择补充哪类“菌”对用户仍是难题,亟待教育与示范。那么我们组织专家文章写作,既实现了产品推广,更创作了优质内容,产生了正向的科普意义。
微博现在大家都知道,娱乐和追星内容比较多,名人账号水分也很大,但头条上的名人都是实打实的。特别是头条自从加大了专业作者的覆盖以后,几乎没有找不到的专家名人。这种健康类的教授、营养科、妇产科、心血管专科的大夫,还有律师、财经评论员、科技极客、专业车友、中高考名师、农业养殖专家……太多了。个人还是很推荐合适的品牌尝试这种办法的。
2.转化组件:“商品卡”、“小程序”和“图文带长”(图文带长视频)是平台推荐的转化组件,一般是以卡片形式插在文末,用户点击即可跳转到落地页。
3.带货范例:“种草-拔草”的消费决策链路已经初步形成,好的内容有能力带动优质商品的销售。不仅是大众的东西,比如食品、生鲜,这些在头条上卖的不错,小众的东西因为内容垂直、粉丝精准,效果也很好。
脑洞历史观是一位历史领域的创作者,他曾经去年9月发表过一篇文章:《俄罗斯的底牌藏在一座七十年大楼里,有它在,俄罗斯就永远不会倒》,卖的是《俄罗斯大师科学丛书》,卖135元。文章展现量1761万,阅读量257万,评论数3394。截止2020年1月,力推的《俄罗斯大师科学丛书》已经卖了6.1万本,全平台流水超800万,创造了一款图书领域的爆品。
- 程序|2020全景生态流量秋季大报告:TOP100APP超半数布局小程序,全景流量重塑行业竞争新格局
- 占营收|华为值多少钱
- 商品|问道自有品牌,山姆多方博弈
- 公式|?有人把 5G 讲得这么简单明了
- 责令|1336款APP被责令整改,三大问题突出
- 长庚君|向小米公司致歉
- “天河优创”放榜
- 广东移动OTN精智专网,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 快的秒回,慢的等了近一天
- 制药领域|为什么AI制药这么火,为什么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