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爸妈太会“讲道理”( 二 )


“我现在心里挺高兴的,因为好像心里的感受从来没被这样重视过。”说到这里,小S再次流下了眼泪。
“嗯,真好,这样的体验很珍贵。”我鼓励他。
后来,我们继续聊了聊他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是“讲理”,而不是“讲情”,所以之前没太重视对他感受层面的回应,小S也说,能看到自己的感觉很舒服、很开心,希望以后多看到自己。
咨询告一段落后,我跟小S的妈妈做了沟通,希望妈妈能在感受层面多关注和帮助一下他。妈妈也表示之前的确没注意,这样的提醒很及时,也很难得。
几天后,小S的班主任反馈,他在这次咨询之后放松了一些,笑容多了,自言自语现象有了改善,乱划卷面的情况也好转了很多。小S还特意跑到咨询室,探着脑袋问我:“老师,我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还能找您聊聊吗?”“当然可以啦,心里舒服的时候也欢迎你来啊。”我回答道,他开心地离开了。
咨询师感悟:
工作中碰到类似小S的学生很多,他们的父母学历高、能力出众,靠着不断拼搏一路走来,对孩子也寄托了很高的期待。他们擅长讲道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让孩子在佩服的同时也会遵照执行,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表现也会比较优秀。但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对父母的“输入”感到不太舒服,希望父母多倾听,对自己的感受给予回应,对自己的意愿给予更多的尊重,这其实是 “叛逆”的实质。
这类父母通常是开明的,文中小S的家长就是这样的典范,他们了解到问题所在后,积极地反思和调整,让孩子心理能量得到舒展,自我意识顺利成长。希望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给孩子的成长妥帖护航,让孩子成绩优秀的同时,也拥有内心充盈的幸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