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作者 | 陈千朵
还记得陶勇医生吗?
最近,他回复高一新生的一封信火了。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学生在信里提及了自己对医学的向往,然而却因成绩与理想院校的差距而感到苦恼。
陶勇先是安抚了孩子的内心,然后针对他的疑惑一一写下了建议。
其中令人最为感慨的一句话是:“人生有梦不觉寒,向山深去寻真金,做好吃苦的准备,不容易半途而废。”
的确,选择成为医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选择了吃苦。
《令人心动的offer》医学季中,将镜头对准了医学生,我们才知道医生的常态:
一次夜班接24个电话、
26小时超长待机、
老师随时提问,不是在被批评就是在被批评的路上……
可看过之后我发现,最令人心动的地方,恰恰是实习生们在被困难击败之后,仍然一次次挣扎着站起来,昂首挺胸向前走。
或许我们的孩子以后并不会走上医学的道路,但这些成长的真相却能够让孩子受用终身。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改正错误,不是成长的目的
节目里,每个实习生虽然学历、经历存在一定差距,但面试时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
有人手握专利、有的已经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要么有临床实习的经验……
可相对于面试时的惊艳,第一天上岗实习生们就变得“灰头土脸”。
肝胆外科的实习生汪苇杭,家里世代行医,作为第四代传人,他抱着伟大的职业理想进入了临床,可还是在面对病人时缺了些关怀。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面对带教老师对病人情况的提问,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汪苇杭便凭借印象笼统地回答:
“这一病房的病人情况都不复杂,很乐观。”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面对这一回答,老师的不满溢于言表。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用“不复杂、乐观”这样定性的词语来形容不仅不负责任,更会让患者认为医生不重视自己,从而失去安全感。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本想要帮助病人,却在无意中给病人泼了一盆冷水,满格的热情值第一天就失去了一半。
嘉宾忍不住为他鸣不平:
实习生就是要犯错,可是你们却偏不让他犯错怎么能行呢?
这样的疑问像极了生活中的很多父母,我们不仅允许孩子犯错误,更愿意给孩子无数次机会。
可医生不行,他们的对象是病人。
所以,别人下班回家,汪苇杭留在办公室记忆患者病情,仔细查询需要的资料,一点点填补自己的不足。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面对错误,可以失落,还要打起精神,正向看待错误,不仅为了避免下次再犯,更为了从错误中汲取力量。
正如心理学家李中莹说:当一个人遭受挫折,但能从这段错误的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他就能够走出来,也容易把接下来的路走好。
也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心态,汪苇杭在第一阶段的实习当中不仅没有再出错,反而扭转了老师对自己的印象。
从被批评到被首肯,完美翻盘成为肝胆胰外科科室第一。
面对错误的态度,就是成长的第一步。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主动,是积极的最佳延伸
竞争中,每个人最担心的都莫过于“我最差”。
实习以来,这个念头一直围绕着神经外科的冯琛,因为在第一次实习考察中,第一个问题就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冯琛只好坦诚地回答:“我本科刚毕业,我可能还说不出来。”
不出意外,他位列倒数第一。

汪苇杭|《令人心动的offer3》揭露成长真相:孩子们该会的,不只是学习
文章插图
相比于其他硕士和博士,冯琛其实刚刚本科毕业,知识储备必然不足,可一旦站上了同一起跑线,人们就只看结果。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冯琛在短短四天内成功逆袭,成为了神经外科的第一名。
提起原因,老师们只说了两个字——“主动”。
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冯琛只要一有空,不是查资料就是记笔记。
遇到知识盲区就主动提问,问老师、问同事,不计较丢不丢人,只在乎能不能真正掌握知识。